免费信息发布

李嘉诚回应争议:不相信文革式思维复苏

来源:网络搜索 浏览:377次 时间:2015-09-29

针对近来关于“撤资”的指责,香港长江和记实业主席李嘉诚周二下午(9月29日)首次做出回应,称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多番强调,国家要不断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应让毫无根据的口舌之争成为焦点,喧宾夺主,冲淡习主席的重要讯息,引起商界和投资者不必要的顾虑。

  对于外界关于其“不爱国”的指控,李嘉诚在公开回应中称,其儿时历经战乱,然后目睹国家改革三十多年翻天的变化,国家天天进步,内心触动不已。对于一切是是非非,李嘉诚称虽感痛心,但引用苏轼和白居易的诗句以自况:“此心安处是吾家”、“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9月12日新华社瞭望智库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其对李嘉诚的撤资行为表达了诸多言辞激烈的“不满”,如“众所周知,在中国,地产行业与权力走的很近,没有权力资源,是无法做地产生意的”,“作为曾经的获利者...不能轻易一走了之”等等,文章署名为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罗天昊。
  文章虽是“旧调重弹”,但仍在互联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李嘉诚9月29日公开回应说,“言论自由是一把两刃刀,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是非浪潮来袭之时,正值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国事访美前夕,李嘉诚并未第一时间回应。对此,接近李嘉诚的分析人士称,“不想因为李的响应(回应),被人借题发挥,引起更广泛的国际讨论”。
  李嘉诚此次表态称,习主席在不同场合多番强调,国家要不断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应让这些毫无根据的口舌之争成为焦点,喧宾夺主,冲淡习主席的重要讯息,引起商界和投资者不必要的顾虑;“没有建设性的语言讨伐,并不符中国政府不遗余力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方向和决心。”
  对于为何频频出售内地房地产业务和“撤资”的指责。李嘉诚回应说,过去十年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有超过 70%(包括国企)的架构,也选择离岸设立公司,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取得更现代化架构和更高效运作模式;“我们做法相同,集团进行重组及于开曼群岛成立公司,而集团在港注册及上市地位不变”。
  李嘉诚说,个人在重组过程中,并没有减少持股比例,也没有从中套现,所谓“撤资”指控,完全不成立。
  此外,李嘉诚表示,对于所有投资及出售资产所得的回报,是属于公司的,并回到股东手中;一如以往,集团将继续在全球,包括在内地寻找投资机会。过去两年,集团对全球地产业务持审慎态度,加上内地房地产方面,部分城市出现供求失衡风险,故减少买入土地,但集团在内地的发展中及将发展的总楼面面积远高于2000 万平方米。
  针对房地产争议,李氏回应称,集团于内地发展中或将发展的土地,90%是从拍卖而来,而 90%以上的物业均在建成后出售(酒店除外),只有极少部分保留作收租之用,集团从来也在积极等候土地交割,并没有囤地(在香港也是)。减少房地产的投资比重,不等于不投资内地。
  在零售业务方面,李嘉诚指出,集团于全球现拥有逾 13000 间零售店铺,其中内地由两年前的 1300 间增加至今天 2300 间,增幅为 77%,扩展步伐迅速。“国家及领导人强调腾笼换鸟,深化改革,优化产业,以创新科技驱动经济增长,我们一直重视全球的优质投资机会和支持人才带来的发展机会,长和系在港口、基建、零售、科技及金融等方面的发展正大举前进。”
  李嘉诚进一步强调,习主席最近提倡“一带一路”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所以集团投资海外业务,与国家政策并无抵触,而且集团的股东也清楚,海外投资的盈利均属香港上市公司所有,最终通过派息,能令股东受惠。
  今年1月,在集团的重组中,李嘉诚曾遭到外界质疑是否“迁册撤资”。当时,李嘉诚决定将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0013.HK,下称和黄)合并,又分拆为两间新上市公司——长和(0001.HK)与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1113.HK,下称长地),但这两间新公司均选择在开曼群岛注册。今年9月,集团再次重组,旗下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1038.HK)将与电能实业有限公司(0006.HK)合并。此次合并完成后,在香港注册的电能实业将被并入在百慕大群岛注册的长江基建。

  谈及李氏与中央的关系,李嘉诚指出,对中央坚定不移继续改革开放,致力优化营商环境有信心,并不相信文革式思维复苏;个别人士的言行,不代表国家方向。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将继续维持深化改革的坚定承诺,扩大开放;他对中国充满信心,对习主席沉稳的领导能力深感佩服。

附:李嘉诚公开回应撤资争议(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