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强风袭来之时,不少企业在“触网”时却因商标被“拒之门外”,如今的电商企业逐渐意识到,“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成企业“突围”的必修课,如果你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大量金钱去投入的产品和技术,正当企业做的越来越大的时候,却因为当初没有把商标注册,技术产品也没有申请专利,被其他企业告之侵权,那种功亏一篑的感觉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必须要重视产权保护!未来将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所以忽略知识产权保护而造成的灾难性损失的案例比比皆是,佐上知识产权教教你如何不吃亏。
品牌专家所说“在目前的中国,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95%以上的企业只有产品没有品牌,如果我们仍旧为我们是世界最大的加工厂而津津乐道,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完成从‘做产品’到‘做品牌’的转变,那么,我们将有可能成为‘肢体国家’而不是‘头脑国家’。”
忽略商标 网店面临关闭
就在不久前,某民族饰品企业接到阿里巴巴后台的侵权通知,原来他们在阿里巴巴优化商品标题时,使用了当时的热搜关键词:“只觉得这是一个热搜关键词,大家都在用的,谁能想到是人家注册的商标呢!”原来标题里的关键词是北京一家饰品公司申请的注册商标,但是该企业在阿里巴巴和淘宝网上都设有店铺。如今,对方通过阿里巴巴后台投诉,该企业只能有两个选择,下架店铺内所有带有商标关键词的商品或者接受对方的要求:每月从对方企业拿价值1万元的货。然而事情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如果下架了店铺内的商品,就等于默认自己侵权,那么阿里巴巴后台就会产生记录,此后,不管是店铺商品的流量、排名还是申请参加官方活动都会受到极大影响。然而要是接受对方的提议,每月从对方企业买值1万元的货品,该负责人又不甘心,“他们给的都是卖不出去的货,等于我们每个月要白给人家值1万元。”义乌电商企业吃过商标和专利亏的并不在少数,一家服装企业虽有商标意识,在品牌创立之初就申请了服装25类的注册商标,却拒绝了申请第35类商标的建议。如今在淘宝网上,有另一家店铺使用了该公司的品牌名作为店铺名,并申请了第35类商标。目前,对方开出了5万元的商标转让费用,“如果一开始就注册第35类,官费只需不到两千元,如今却需要花费几十倍的代价。”
第35类商标对电商很重要
近两年里,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和电商平台对知识产权准入门槛的提高,不少电商企业开始重视起自身商标的注册和专利的保护。然而,这些企业更多时候只是把申请到的商标和专利作为进入大型电商平台的“敲门砖”,并没有从根本上利用其产生经济价值。另外,很多企业只是申请了产品自身的类目商标,没有太在意容易对电商产生大作用的第35类和第42类商品。“特别是35类商标,对电商影响还是很大的。”相信大家都还对阿里巴巴注册“双11”、“海淘”等网络热词为其商标,引发各大电商平台掐架的新闻记忆犹新。这其中,阿里巴巴申请的就有第35类商标。那么第35类和第42类商标到底是什么呢?第35类商标属于服务商标,包括由个人或组织提供的广告、商业经营、商业管理、办公事务等服务,具体包括广告、为商品和服务的买卖双方提供在线市场、工商管理辅助业、替他人推销、人事管理辅助业等群组。其中,商标分类书中对“替他人推销”的解释为:“为他人将各种商品(运输除外)归类,以便顾客看到和购买”,“这种服务可由零售、批发商店通过邮购目录和电子媒介,例如通过网站或电视购物节目提供”。从字面自已也可以很好理解:为他人将商品分类、策划排列、宣传;通过网站上,或者通过邮购(快递)目录、电子媒介(网络广告、宣传),来引导人们购买、消费都属于第35类目商标。“所以注册第35类商标已经成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布局”另外,第42类商标包括计算机编程、计算机软件设计、计算机软件更新等方面。做电商,网站网络是载体,申请第42类能够为第35类商标提供更强有力的保护。知识产权为电商发展铺路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的专利竞争也呈现出了扩大和深化的态势,专利或成为众多电子商务网站的下一轮竞争砝码。虽然电子商务专利纠纷在我国尚不太多,但在国外很多著名企业曾卷入电子商务专利纠纷。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仍然相对较少。网络知识产权已经从边缘渐入主流,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代表了时代趋势。 如果你是做软件、互联网的,不要以为只要注册42类(互联网)和9类(软件)就行了,举个例子吧,一个做互联网的公司确定好名字后注册了9类、38类(微信)和42类,后来和我们资深顾问做交流,发现这些远远不够,连夜准备材料, 35类(互联网平台等)、36(互联网金融等)、39类(电子数据)、45类(在线社交)等保护下来了。几个月后,果然,商标局查到在他们后面1个月、2个月,分别有两家公司也提交了35类(平台)和45类(在线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