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腾讯科技旗下研究机构企鹅智酷发布了新版的《微信影响力报告》,47页的PPT涉及到微信产品的各个方面。3月17日,腾讯作为上市公司,也发布了2015年全年财报。两个报告作为官方权威出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微信最新动态的窗口。
基于这两份报告,结合微信官方在2016年微信公开课Pro版上的公开数据,以及新榜作为内容创业平台对微信公众平台长期的监测数据,对比去年同期报告中的历史数据,新榜对微信、尤其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做出一份分析报告,希望为广大内容创业者和投资人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来自:新榜,作者:张恒,虎嗅经授权发表。
微信月活用户增长速度趋缓
根据腾讯官方财报,截至2014年底,微信的月活用户是5亿,2015年一季度增加0.49亿,二季度增加0.51亿,三季度增加0.5亿至6.5亿,而到2015年底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用户是6.97亿,即四季度增加0.47亿。虽然绝对值仍相当可观,但从相对速度而言,微信的增长已经明显趋缓。
去年三季度,微信的月活用户已经超过腾讯的另一社交拳头产品手机QQ,以6.5亿比6.39亿小胜,此后差距逐渐拉大。但相比于QQ全部近9亿的活跃用户,微信仍然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再加上WeChat的海外用户数(具体发展如何一直缺乏准确数据,似乎并不理想),相信微信在2016年仍然会有不小的用户增长,但是速度趋缓已经毫无疑问。
微信公众号保守估计超过1300万,但三分之一成为僵尸号
早在2014年11月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微信开放平台助理总经理曾鸣就表示,微信公众帐号已突破800万。根据更加官方的口径,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末,“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
此后,只有去年微信官方在发布中笼统提到公众号达到上千万级别,准确数字,无从得知。根据此前官方曾提到的微信公众号日增加1.5万的数字推测,目前保守估计微信公众号也在1300万以上,除了65万的企业号之外,订阅号和服务号仍占绝对主流。
不过,微信公号数量的增长只是事实的一个方面,大量账号停更成为事实的另一面。根据新榜对20万个公众号的监测数据结果,2016年2月全样本账号的月活跃比为65.23%(活跃比=发布过至少一篇内容的账号个数/样本账号总数,该指标可以用于评价账号组在某时段内的活跃比例,能有效观察该组账号僵尸账号的比例),在1月较12月下降1.8个百分点的基础上继续下降2个百分点,在总样本数上升、自然天数下降的背景下,总篇数、总阅读数与总点赞数下降。
65.23%的活跃比意味着,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号一个月都没有更新一次,陷入停更或者低频更新(低于每月更新一次的账号很难持续扩大自身影响力),基本可以视为已经成“僵尸号”。
在关于微信红利期消失的争论中,微信公号的数量增长导致竞争激化是一个有力证据,但从月活跃比来看,越来越多的运营者开始放弃公众号,坚持下来的动力除了个人兴趣、成功的商业化和存在的必要性(例如政府或者企业开官方公众号,已经是信息发布需要下的一种标准配置)成为最重要的理由。
这一现象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企业或机构主体的公众号占比高达四分之三。
早期投机性和尝鲜性的个人开的公众号,逐渐失去坚持的动力,陷入停更。而机构和企业在微信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则陆续加入运营公号的浪潮。
微信用户习惯悄然变化
从企鹅智酷最新的调研数据来看,微信用户习惯随着产品的成熟和熟悉度的增加,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关注:
A、微信用户好友数量上升,有效信息密度更低
在企鹅智酷的报告中,2014年好友数量在100以下的微信用户占比近60%,200人以上的只有12.2%,略多于十分之一;但到2015年,好友数量100人以下的不足一半,200人以上的接近30%。这意味着,大部分用户在现实中社交关系向微信的转移已经基本完成。
从粘性来讲,社交关系的微信化让用户对微信的依赖性更强,我们已经很少打电话、基本不再发短信,微信的文字和语音取而代之;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微信的产品属性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熟人社交演变成半熟人社交,大量关系并不密切甚至只有一面之缘的半熟人或陌生人闯入其中。
这一变化导致的后果就是微信信息过载,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朋友圈中越来越多用户并不关心,甚至对用户造成骚扰的信息,相应地,对用户价值更高的亲朋好友生活动态与有价值资讯比例降低。为了应对这一变化,微信近期在搜索中开始尝试标签推荐,例如目前已有的“一周热门朋友圈”、“朋友分享的音乐”以及“互联网精英都在看”等。
但是效果恐怕并不十分理想,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对用户有价值的内容,即使对于拥有大量用户数据的微信来说,也是一个极难达成的目标,目前的大数据和相关技术都无法支持这一复杂的筛选要求。
B、朋友圈仍要占领,但转发链接可能需要更加标题党了
不过朋友圈无效信息的增加似乎并没有降低用户刷朋友圈的热情,或者说,用户刷朋友圈的习惯已经养成。在最新的企鹅智酷数据中,超过六成用户每次打开微信都会刷新朋友圈,只有1.4%的人不看朋友圈。结合,用户在朋友圈中点赞互动的增加,我们可以理解为,微信查看朋友圈并进行互动已经是日常社交行为的重要构成部分。
这是好的一方面,结合上面对微信中有效信息密度降低的分析,对于广大的微信公号运营者来说,坏的一方面在于,想在朋友圈的海量信息中争夺眼球变得越来越困难,标题党成为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根据新榜的调查,毕竟还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公号朋友圈占据微信公号阅读来源的20%-40%,转发朋友圈仍是产生爆文以及获取新增用户的重要途径。
微信电商之路仍然遥远
从微博时代,移动社交电商就是一个被普遍看好的方向,但是“微商”后来却几乎成为一个贬义词,暴力刷屏或者各种恶劣欺诈事件层出不穷让很多人开始怀疑社交电商的可行性。但是“微商”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之时,以内容起家的微信运营者发现自身接洽电商的天然合理性,而以“有赞”为代表的移动电商平台逐渐成熟,为运营者试水电商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工具。
在这次企鹅智酷的报告中,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数据:
“通过公众号购买产品\服务”的使用率为4.9%。不足二十分之一的比率无疑意味着绝大部分为新用户并没有养成通过公众号消费的习惯,从用户关注公号主要目的中“获取资讯”高达74.2%的占比来看,微信公号通向电商的路仍很漫长。
红利期过后,微信公号运营更拼投入
公众号能否做好取决于很多因素,但资源投入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企鹅智酷前后两次报告中提供的数据来看,运营者砸钱的意愿愈发强烈。64%的运营者有投资,高于2014年53%的比例,而且从投资额度来看也是逐渐提高。
资源投入增加一方面无疑是运营者重视程度提高的表现,尤其是不差钱的企业及机构进场之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微信公号想脱颖而出变得越来越困难,红利期过后,顺风顺水快速涨粉已经不现实,但微信公号的重要性又不容忽视,只有增加资源投入这条路似乎仍然有望分得一杯羹。
从新榜对众多公号运营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公号运营的专业化、团队化已经是大趋势。2016年微信运营,竞争会更加激烈,对于运营者来说,没有最难,只有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