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信息发布

孩子跟爸爸更亲还是跟妈妈更亲?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答案......

来源:网络推荐 浏览:370次 时间:2016-05-03

我们总是有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 母亲和孩子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纽带, 妊娠、荷尔蒙和育儿经验使得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父亲们对此有着满肚子的委屈,明明我们也是很爱孩子的好么?!不能怀孕生不出孩子怪我喽!

  可是,事实真相真的如此么?

  

  据英国《每日邮报》4月25 日报道,近日,有研究表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在婴儿出生前就已经形成,但孩子不一定和母亲更为亲近,和父亲的情感纽带也十分强烈,或许父亲更适合带孩子。

  母亲和孩子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纽带

  

  人们一直认为母亲和孩子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纽带, 也许有人会说母性是女性生理的一部分,但是妊娠、荷尔蒙和育儿经验真的会加强跟孩子之间的纽带联系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是如何做出解释的。一些学者认为在孩子出生前,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就已经开始形成,尤其是“产前纽带”,母体中的胎儿和母亲联系更为紧密。女性在生育和哺乳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荷尔蒙,这就已经建立起婴儿与母体之间的纽带。

  父亲和孩子更心有灵犀

  

  虽然体中的胎儿和母亲联系更为紧密,但这种关系并非直接决定孩子出生后与父母的情感联系。母体孕育不能和这种关系直接划等号。

  那么,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父亲在和婴儿互动时也会产生同等的荷尔蒙,只是二者的方式不同。

  父亲会和孩子一起打闹、玩耍,当父亲哭泣时,孩子甚至也会嚎啕大哭,这种情感纽带十分强烈。在理解孩子的想法方面,父亲似乎更胜一筹,而这就确保了日后孩子和父亲的关系。

  到目前为止,对于母亲与孩子之间的生理情感要强于父亲这一点仍难下定论。 连接孩子和父母情感的纽带十分复杂,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对孩子的理解和对其诉求的反应会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

  看来,在荷尔蒙上,爸爸和妈妈都贡献了。单从一方面来评断孩子跟父母哪一方亲,是不科学的。而后天的发展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和孩子对父母的夙求,可能会直接反应孩子会偏向哪一方。

  孩子和谁更亲?性格影响是首要,其次看互动

  

  家庭里,父母和孩子,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孩子的性格,说话方式,气质,与他人相处方式很大程度上都是来自于这三个方面的影响。同时,父母也会因为孩子的性别而影响的方面不同。

  首先是父母和孩子,孩子一生下来第一个接触到的就是爸爸妈妈,他们是如何相处的,相互之间怎么说话,是相敬如宾还是大吵大闹还是家庭暴力,这种影响个人认为对孩子是最大的。因为孩子对家的概念就是从这里得来的。

  其次是父亲对孩子。

  对女儿来说,父亲是她来到这个世界上接触到的第一个异性。父亲对女儿的影响主要是,来自异性的认同,如果一个女儿,得不到父亲的赞扬和认同,女儿在信心上有缺失,可能会自卑,会不敢和异性接触,日后的亲密关系也不会太顺畅。

  对儿子来说,父亲就是男性力量的榜样,是他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如果父亲的形象不那么正面,比如对家庭不负责,暴力行为,他会否定自我一部分的男性形象,对母亲依赖。要么肯定父亲的形象,模仿学习传承。要么否定,日后绝对不成为父亲那样的人。

  第三是母亲对孩子。

  如果是女儿,母亲的性格气质,对女儿的性格塑造有很大影响。个人现身说法,我妈性格特别大大咧咧,很豪爽,说话做事都很男人,然后我就是个假小子。我朋友她麻麻,温柔小女人,穿衣打扮各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然后她女儿也就是我朋友从小就是校花。

  如果是儿子,同理,也是异性,和母亲的相处方式就会影响自己未来选女朋友啊,多少性格脾气都会和母亲相像的。

  总结下,父亲对女儿,母亲对儿子,主要影响都是亲密关系以及和异性的相处方式上。

  父亲对儿子,母亲对女儿,主要影响就是性格。

  最后,所有的影响都是建立在互动的基础上的,孩子和谁互动的多,影响比例越大。而影响的方面主要还是看个体,孩子是父母教育成果最真实的反映。

  父母如何做到跟孩子更亲?

  

  关于父母怎样和孩子更亲,小编整理了部分心理老师的建议,欢迎围观:

  1

  沟通上避免过于急躁,目的性太强

  不可“盯紧学习不放”、“哪壶不开提哪壶”,幻想通过正式的一两次长谈,就能解决孩子思想问题。孩子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况且两代人之间差异大,理解需要过程。家长每每遇到孩子不愿意听取意见的时候不要急躁,可以换这种方式,比如陪孩子做个游戏,从游戏中感悟道理。

  2

  亲情胜过纯粹的说教

  对于平时和父母缺乏交流的孩子来说,最需要的并非学习和思想上的关心,孩子真正缺少的是亲情,因此家长不宜将亲子时间用于对孩子进行枯燥空洞的说教,而应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感受父母的关心与爱心,以增进亲子感情。

  3

  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

  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比如孩子希望与父母一起逛街购物,只要孩子的愿望合乎情理,即便没有多大的意义,父母都应该尽量满足。

  平时聊天时要注意尊重孩子的感情和想法,少批评、少否定,多听孩子怎么想,怎么说,发现他思想的闪光之处表示支持赞同,使孩子感觉被父母接纳和认同,这样他才会不排斥你的观点和建议。

  4

  让孩子走进自己的生活

  家长真诚地开放自我,设法让孩子走进自己的生活。让孩子跟自己学做饭或其它活动,让孩子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给孩子讲讲自己对其寄予的希望,让孩子明白奋斗的方向;给孩子讲讲自己的人生遭际或自己生活、工作中的某些酸甜苦辣,让孩子充分了解自己,以便形成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

  5

  还孩子自由

  给孩子信任,还孩子自由,只要他完成了每天的规定的学习任务,其他时间由他自主安排,不要全天时时刻刻都想操纵孩子。

  

  总之,家长要适当地转变角色,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要抓住机会和孩子做朋友,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并努力和孩子建立起平等、信任的关系。这样你的宝宝就会粑粑麻麻都一样亲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