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信息发布

亲爱的,你的孩子跟谁睡?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来源:网络推荐 浏览:412次 时间:2016-11-20

过去的一年,在网上和线下,接触了大量的0-7岁国内孩子的父母。从事幼教工作已6年有余,但对中国家长的现状越了解我越遗憾于所了解到的一些事实,几年前最初以为是个案,慢慢地发现其实很普遍。没有抱怨,而是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当下母亲及老年人对待一个小婴儿的理解和态度。

  这两个现象之一是,很多的老年人,尤其是外婆们,由于心疼自己的女儿,让新出生的婴儿与自己同睡(之二与母乳有关,以后谈)。因为如此,母亲就可以睡好觉睡整觉,甚至是,为了让母亲休息好多产奶。

  我遇见的这种情况下的母亲,她们并不知道这样做对孩子有什么不好。

  我相信,每一位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儿女的。所以,我相信这两代母亲也都是出于爱。

  只是,才出生的一个只会吃喝拉撒哭哭闹闹的小婴儿,他如何有能力向世人尤其是向母亲呼唤:我虽然已经从你的身体中分离出来,但是,在我的心里,我从未与你分开过,你是我的全部,你是我的世界,我只需要与你在一起!

  很多母亲都知道,当孩子成长到2岁半左右,他开始说“我”,这是在意识层面,孩子终于意识到:母亲是母亲,而我是我,我们不再是一体的,我与你开始分开,我是我,你是你,世界是世界,你不再是我的全部世界。

  但是,我们也知道,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看到了2岁半前的教育带给孩子的一切,其实,很多已经很难改变(这其中最困难的不是孩子,而是母亲的成长其实很难)。其中,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眼睛明显能看到的,也是一般人很难关注到的,那就是安全感。

  一个安全感基础奠基良好的孩子,他的内在才有力量,他才能顺利地从母亲那里走出来,然后走向周围,走向世界。

  那些粘人的孩子,那些很没力量的孩子,那些在一群孩子中很难自由放松的孩子,甚至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很难同其他孩子合作,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

  有些母亲为了帮助孩子发展其社交能力,硬是把孩子往人堆里推。但通常是,我们越推越推不出去。

  当然,一个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其3岁左右之后,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玩耍能力中观察到,他们也会在玩耍中通过遇见冲突与合作来发展自己社交能力。

  但我们的确会看到,有些孩子很难融入人群之中,我们是不大可能把他们真的推进去的。

  我在工作中通过观察儿童与成人的关系,以及儿童早期的带养情况,逐渐意识到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源于生命早期母亲对他的呵护,换句话说,就是母婴关系其实决定了婴儿日后的社会关系。

  再通俗些,我在各种分享中经常提到,一个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其实决定了他与世间万物的所有关系。

  孩子与母亲之间的连接是天然的,在母腹中时,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与母亲同在一起,后来,经历了一朝分娩,孩子在物质身体层面与母亲分离,但那当时,心理上并未分离。

  我们知道,比如小羊小马等哺乳动物,他们一出生就可以站起来;我们家的小狗,在它出生一个月后,今天我们从重庆回来时,看到它们都在院子里晒太阳,走来走去,追着狗妈妈叨着它的奶吃。但是,做为高等动物的人类,正常情况下,起码要等到出生一年后才能站起立起来。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类的胎儿期应该是2年,但是因为直立行走的原因,人的骨盆比较小,如果一个胎儿在母体生活两年,我们是没有办法顺利分娩出胎儿的。所以,人类的孩子必须得提前一年出生。

  如果你认可这样的理解,那么,我们就会更加理解新出生的婴儿,以至于更加知道婴儿需要什么样的照顾。子宫里的环境是黑暗温暖的水环境,被水环绕,处处被保护;但是出生后,医院的灯光很强,人类的世界噪声又多又强到可能无以复加的地步,这还不是最恶劣的婴儿生长环境,还有就是没有母乳,甚至是母婴之间从婴儿一出生就分离。

  婴儿不会说话,但我经常把我放到一个小婴儿的位置去感受。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最初,就被声光吓了一跳,接下来还继续被吓,因为,自我的人类很难理解一个小婴儿的需求。那些一出生就被众人关注的孩子和母亲,他们的真正的需求很少也很难被关注到。

  我家的大狗,在最寒冷的冬天里,生了9个狗宝宝,除了给它准备吃的喝的,我什么都没做过,因为我什么都做不了。甚至在第一胎娩出后,大狗就在夜晚的寒风中跑了出去,新出生的小狗在里面唧唧唧地叫,我的孩子们有些着急,这位大狗的母亲是我家的另一只大狗,它也着急,到处奔跑着去找这位正在生产的母亲,无奈之下,回来后一会儿钻进窝一会儿钻出来,最终选择坐在院子里,一直望着这位狗妈妈出去的方向,直到它回来。它可是才出生的小狗的外婆啊,它也当过母亲,它把最温暖的窝让给狗妈妈,它把自己好吃的食物都让给妈妈(尤其是我的邻居,每天给它一根香肠,它从来都是叨回来给自己的女儿),它能做的,仅此而已。做为狗的主人,我们能做的,除了看着,就是准备食物。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一只小狗钻到了铺盖底下没有被发现,死掉了,其余的8只都已健康的长大。

  很佩服不如我们人类高级的狗妈妈,它一口气养大了自己的8个孩子,尤其是它是如此纤弱,骨瘦如柴。

  所以,我总是在思考,我们人类到底怎么了?当代孩子的种种困难,当代母亲的种种焦虑都来自于哪里?

  2015年,在我与家长们接触过程中在我脑海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个词就是“焦虑”,是的,深深的焦虑。

  在这个时代,大多人们和自己的连接都已经不够紧密了,人们都主要用头脑工作和生活,很难关注到自己的心。因此,很容易丧失直觉,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直觉,要靠书本或他人才可能了解些许,而不是与当下的孩子真实的相遇。

  是的,就是内心深处的深深地焦虑阻碍了我们与自己的相遇,与孩子的相遇。因此我们对孩子的需求不敏感,察觉不到—— 同时,也因为此,我们更加不了解孩子的需求不理解孩子的行为,这会导致我们陷入更深的焦虑。

  这也是我看到的很多被送往非常棒的教育机构的孩子,按说他们比一般孩子享有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我分明从一些孩子身上看不出他们来自于这样的学校和幼儿园。

  决定一个孩子在世间生活和工作的所有能力的,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其中最关键的是母亲。一个不能在孩子生命早期与孩子建立起连接的母亲,孩子的生命觉一定发展得不好,最终也会影响到这个孩子与世界的连接。

  我深深地相信,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其实很难逆转地,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两篇文章,讲到了周星驰的孤独,以及胡歌和朗朗的父母的残酷教育,文中的核心内容都与这三个男人与母亲的关系有关。观点虽然一致,但是,我本文要讲的内容,从某个角度来说,与此相反。但都与母亲与孩子的关系相关。

  一个婴儿,在生命中的第一年,母亲应该为其提供子宫般的成长环境。这个子宫般的环境,既是外在可见的环境,比如温暖的家,温度合适、光线合适,母亲无时无刻的陪伴,尤其是睡眠时的陪伴。。。而内在的条件,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母亲应该被周围的成人关心与呵护,真正支持到母亲对孩子的陪伴。因为,母亲情绪的平和,以及对婴儿的需求能敏感觉察到并且满足到对于一个婴儿的一生非常重要。换句话说,一个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呈现出来的一切,都与此时母亲的陪伴情况直接相关!

  孩子是投奔父母而来的,不是外婆和奶奶。这世间有多少人有什么人对婴儿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母亲在他的身边,因为,他的母亲才是他世界的全部。

  所以,如果这个世界真的爱这个小婴儿愿意付出努力去呵护他的话,那么,请把他留给他的母亲,就象动物世界那样,让所有的孩子都被母亲照顾着长大!

  这世间,没有哪个婴儿需要母亲以外的陪伴超过母亲,也没有哪个人,比母亲更了解她的孩子的需求!

  我始终相信,除非你一生都没成长,否则,你对你孩子的付出,不在早期就在之后,你真的不会“省事儿”的。

  我在多年的生活和工作中发现,那些最能影响到孩子一生的人,是陪孩子睡觉的那个人!夜晚是人最脆弱的时光,夜晚陪伴孩子睡觉的那个人就是带给孩子安全感的那个人。

  

  那个人应该是孩子的母亲!

  我们遇见吓我们一跳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不注意不喊出“哎呀妈呀”,我们只会喊妈,不会喊其他人。

  做为一个三两岁的小孩子,他在遇见任何事情第一个想到的人也应该是母亲,这个序位就应该如此,如果序位变了,我们就需要思考和改变。

  如果你真爱你的孩子,你就不要怕吃带孩子的苦。只有那些不怕带孩子苦带孩子累不怕夜里睡不好觉日夜陪伴孩子的母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母亲。

  我们对孩子情感的建立,我们在孩子一生中带给他的教育,就来自于日复一日地给孩子做饭、洗衣、照顾他睡觉,给他洗澡、擦屁股、擦鼻涕。。。。。。爱就体现在这点点滴滴之中,或者说,爱就在这点点滴滴中发生着,建立着。

  我想起我大学期间,放寒假的前一天夜里是没办法睡着的,因为想家,接下来要坐六七十小时的火车,到家一般都是三四天以后。为了回东北的老家,一连四五天的时间都睡不了什么觉,只为回家,只为见亲人。

  而在今年过年前,我在郑州某大学做了为期2天一晚上的工作坊,那时学校已经放假。但看到很多的学生仍进进出出的,他们都不急着回家,尽管已临近年关。当然,他们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所有的原因之后可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当中可能很多都不是被母亲带大的孩子。不是被母亲带大的孩子,他们对亲人、对家,甚至对这个世界可能都不会有特别深的依恋。

  一个孩子在出生时如果是被母亲欢迎的、接纳的、亲自照顾的,那么,他就是被世界欢迎的、接纳的、爱着的。那么,他对这个世界也同样会产生深深地接纳和爱。

  一个母婴关系建立得不好的人,其实会很孤独很无助很冷漠的,当然,有些孩子虽然不是被母亲带大,但带他的人能让他感受到如母亲一般的爱,他也是幸运的,虽然他也会倾其一生对此抱有遗憾。

  当我在生活中发些带孩子的辛苦之类的牢骚的时候(一般不是真正的牢骚,更象是向孩子的爸爸邀功),他总是说,要不怎么说母亲伟大呢!

  是啊,的确如此!

  不过,我必须强调另一个观点是,我在文中提到照顾孩子的辛苦和劳累——事实上,如果你真正不抱怨地承担了照顾孩子的所有,那么,你的收获一定比你付出更多。你拥有的一定高于你付出的辛苦。也因此,你不会抱怨,更加可能的是,你会感恩!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到来都有特别的意义,他是每位母亲最好的老师,如果母亲没有错失的话。越是难养的孩子,越是优秀的老师。

  我是一个成长空间比较大的母亲,所以我特别感谢我的孩子,尤其是老二。我一直记得有一幕:在寒冷的冬天里,她拉在了裤子里,满裤子满腿都是便便,我本想只是给她洗一下屁股,我们的冬天室内是相当冷的,处理这事非常不易。但当我发现必须给她洗澡时,我就做相关准备。一个人在那样寒冷的室温下,穿着厚厚的冬衣,又怕冷到了孩子,做这些事相当不易,我甚至感觉到艰难,难得竟想哭——但就在那一刻,我感动了自己。因为,我无所抱怨,全然接纳,并且心怀感恩。因为当时我想到,如果不是她,我今生可否有机会如此细心地照顾一个人?在我生命中,可否会另外有人需要我给予这样的照顾?

  

  在我没有结婚时,做为外省人的我,在我生活和工作的城市里,我几乎不认识谁。在一个下午下班时间的公交站上,我看到无数的人们在那里等车,当车子到了后他们急匆匆地挤上车,消失在黄昏的晚霞中。然后瞬间,车站里又挤满了急于回家的人们——就在那一刻,我哭了,因为,我不急着回家,这世间没有人等我回家,甚至我几天不回家都不会有人知道。

  当我不被他人需要时,我看不到我活着的意义。

  是婚姻中的另一半,尤其是后来我的两个孩子,他们都一一告诉我,我必须好好地健康地活着,因为,他们需要我。

  被人需要的感觉是幸福的,所以,如果说他们是负担,那也是甜蜜的负担。

  我们对所有人事的爱,都体现在付出上。付出才是幸福,付出才令我们的存在变得有意义。

  所以,爱孩子的父母们,别怕他们吵到了你们的睡眠,即使你第二天早晨起来必须上班。

  我们千万,别辜负了投奔自己的小生命的信任,他们的到来,就是为了我们的成长和幸福,我们应该,在感恩之中,怀着一颗崇敬之心,好好地陪伴照顾他们!

  2016年2月12日夜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当向来听话的宝宝突然变得叛逆了,这着实让爸爸妈妈们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着急的不得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首先,一定要知道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1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2

  宝宝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

  宝宝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生了。

  3

  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了

  随着体格的快速发展,宝宝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那么,孩子不听话应该如何教育呢?

  1

  转移孩子注意力

  小孩子到一定年龄,都要经历逆返心理时期,大人说怎样,他偏不怎样,这就是不听话.遇到这样的孩子,要耐心说服,说服半天也不管用,就不妨将事情搁下来,做点别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样过一会儿,再去引导说服孩子,也许效果就好多了。

  2

  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不听话,总有些内在的特殊原因,此时父母就注意观察分析,找对原因。比如说,孩子心里不了什么委屈,心里不痛快,又说不出来,无法释怀,就借机向父母发泄,事事和父母对着干。这时候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将内心委屈释放出来。再比如,孩子生了病,身体不舒服,心里难受,但大人没有发现,还按照常规来对待孩子,孩子就会特别的“犟”。

  总之,对孩子要细心观察,耐心诱导,坚决不能双方对持,这样下去要么就是大人终究犟不过孩子,最后听了孩子的,助长了孩子的凡事不满意就闹下去的坏脾气;要么就是父母忍不住打孩子,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3

  给宝宝制定一定的规则

  要明确你的规定,但要保证孩子知道这些规定是什么。清楚地告诉他:“我们不能打人。如果你生气了,要告诉明明,你想把玩具要回来。”或者“别忘了,在停车场一定要拉着妈妈的手。”

  如果你的孩子服从这些规则时有问题(每个孩子都如此),那就再想办法。比如,如果他因为感觉自己受到冷落而打了妹妹,那么就让他帮忙给妹妹喂饭或洗澡,然后为他安排一个可以和你单独在一起的特别时段。如果他因为怕黑而从床上溜下来,那就在他的床头柜上放一把手电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