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信息发布

法媒看北京胡同居民:四合院容纳多户人家 没有任何隐私

来源:网络推荐 浏览:295次 时间:2017-04-11
法媒称,辜辰(音)大半生都生活和工作在北新桥老北京胡同的一间房里。几乎每个早晨,他从与妻子的双人床上起来,走几步,拉开正对着大街的门上的窗帘。


据法新社4月10日报道称,然后,这位58岁的大爷站在自家小店的水泥门廊上,准备为邻居修理电器。
报道称,过去10年,这里的租金涨了5倍,但辜大爷每次向顾客收修理费仍不到6美元(约合41.41元人民币——本网注)。
辜大爷说:“这里的租金相对于现代公寓楼仍是便宜的,一层平房意味着,我不用为店面支付租金。”
辜大爷的家位于一座老旧四合院的外廊,数以百计这样的四合院组成了北京市中心星罗棋布的胡同。
报道称,每天早上,居民们在狭窄的胡同里买早点,从鸡蛋灌饼、蒸饺到热腾腾的小米粥,无所不包。
水果商贩、肉店老板和便利店主每天都会把凳子搬到胡同里,以便与来往的路人搭讪。
他们相互问好,而且会逗孩子玩,好像他们是一家人。
但自20世纪中叶以来,很多胡同人家都搬离了原来的住所,一些胡同的四合院最终被夷为平地。
现在,由于北京用地紧张,大部分胡同的四合院都充满了临时搭建的木板棚屋或质量较高的水泥房——这让每个四合院可以容纳多户人家。
报道称,居住在胡同各个角落里的人也许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十分亲密。
罗浦是居住鼓楼大街的一名年轻人。他说:“这里没有隐私。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你进进出出,偷听到你的谈话。”
50多岁的吴晓明在北新桥的一条胡同卖自家产的玉米面包。
晚上,辜大爷修好一台洗衣机后,把它搬上自己的三轮车,送往邻居家。
自行车和摩托车是在像迷宫一样的胡同中穿行的最好交通工具。
尽管很多精致的老房子在逐渐消失,但旧城改造工作却开始让一些胡同变成时髦人士的天堂——大量的酒吧和美术馆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辜大爷说:“中国变化得很快,但是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如果我努力工作,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编译/邬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