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信息发布

厦门大学副教授谢灵博士论文剽窃本科生博客

来源:网络搜索 浏览:1236次 时间:2014-07-11

厦门大学副教授谢灵虽然号称厦大教授,其实只是副教授,而且博士读了9年,在2012年,51岁的时候才勉强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不久就被人在网上曝光其论文直接抄袭一名本科生的博客。

这名被抄袭者新浪认证名为青润,1976年12月3月出生于河南新乡,1995年就读于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曾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科院自动化所工作。


厦门大学副教授谢灵博士论文剽窃本科生博客


谢灵的2012年博士论文号称访谈了八位案例企业的专家,并且在博士论文中贴出了和第一位受访人的谈话记录。然而谢灵的博士论文唯一贴出来的内容却是抄袭的内容,而且捏造了一个案例企业的质管中心主任角色及其访谈,但是其角色与内容完全抄袭自本科生青润的博客:


厦门大学副教授谢灵博士论文剽窃本科生博客


谢灵副教授的剽窃行为遭到青润的公开批评:

厦门大学副教授谢灵博士论文剽窃本科生博客

具体内容如下:

谢灵在博士论文中第六章第四节第二小节有如下说明:“我们从企业中挑选了包括部门经理和核心员工在内的八位专家,他们在各自领域有独特专长、训练有素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我们分别对他们进行了两轮访谈。” “第一轮访谈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专家的‘业绩故事’……通过业绩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专家做什么工作、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完成组织目标并取得优秀业绩;取得这些业绩的主要动因是什么;这些动因之间有什么样的因果关系;业绩动因和结果之间的时间滞后如何等问题,这些问题代表了专家对组织如何取得成功的各种关系的理解,提供了个人的心智数据,为后面关键成功因素因果关系图的建立提供了客观依据”。根据第一轮访谈的录音,谢灵领导的案例企业项目小组选择计算机辅助方法构建KSF因果关系图,在第二轮访谈中,上述的八位专家亲自参与制图过程。

谢灵在博士论文中贴出了在第一轮访谈中和第一位受访者质管中心负责人谈话录音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是谢灵在论文贴出唯一一个片段,然而却刚好就是抄袭的片段。片段内容摘录如下(完整版内容在第六章第四节第二小节119页,pdf136页):

“质管中心主任:…我从人件集上得到了一些支持(注:所谓人件集就是讲述人件的一些实例和一些扩展方面的内容。包括团队组建、技术管理、环境配置等等,主要是讲述以人为本的软件开发到底如何进行。)我们正在进行代码库、文档库和过程库的构建,代码库主要是构建代码基础库,降低员工的重复劳动,提高代码的通用性和共享性,……代码库主要是对代码的分类管理,要求每一个从事维护的技术人员撰写维护文档和代码功能说明书,通过配置管理软件来支持,或者自行开发一个简单的检索管理工具都是可行的;文档库实际上是文档资料库,存储企业开发过程文档、文档模版和相关资料,其中也包括竞争对手资料和合作伙伴资料,然后也通过类似的工具进行管理,实现企业内的通用。……价值观这些隐性的东西是是不可复制的,复制下来对实际的项目也没有必然的好处,然而方法论我觉得是可以显性化的,这方面的内容可以比较完整具体的来做。不过,每一个人的方法论其实都是有所差异的。所以,要做,就必须在企业内形成统一的方法论,至少是在项目组内,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项目的进行,也使得项目的质量有了一层保障。

实际上最终所谓的统一方法论就是标准,虽然作标准并不是目的,但标准是必须有的,可以通过建立标准提高沟通的效率,减少时间的浪费,这也就是在CMM3 以上级别和其它规范化工程过程中要求的组织级的统一过程方法的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怎么可能让大家统一的做事情呢?那样就会增加项目的混乱度,对于项目的进展是不利的。……现在还要考虑的是知识库建立起来了,采用什么办法使大家有意愿整合到整个开发环境甚至开发工具中,比如如何建立一种自我扩充和不断改善质量的机制,类似CSDN 这种东西是基于交流机制来引导的,你说的和我在研究的东西有点类似,需要一种通过项目管理手段,以明确的开发目标来引导和组织的方式。……我最近向王总推荐过的一种如何激励员工有效使用和共享知识库的方法是: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新的类,撰写完成它的所有说明文档和使用手册后,企业给予25 元的奖励,每被别人调用一次,则奖励50 元。如果发现有人能使用企业代码库中的现成内容而没有使用,对于写得好的,既不惩罚也不奖励,但是要求他用自己的方法来改写这个代码库中的内容;如果写得不如代码库中现成的代码,则每次惩罚20 元。维护代码库时,员工自动给代码升级的每次次奖励10 元。我个人认为:虽然不高,但是积累多了,还是能够促进大家使用知识库进行沟通和交流的……”

然而在2008年4月7日13点53分 CSDN网站上的一篇博客 中,博客作者青润贴出了他和朋友在2004年8月的一次讨论,内容涉及到企业知识库(包括代码库、资料库、文档库等)的构建以及企业显性和隐性知识的构建。博士论文作者谢灵在2012年的博士论文中号称是访谈录音的片段,其内容完全是抄袭自这篇博客中博客作者和他朋友的谈话内容。谈话内容整理如下(博客地址http://blog.csdn.net/qingrun/article/details/2256951):

“2004-08-10 07:36:12 青润

我最近在考虑软件企业知识库构建的问题,今天从人件集上得到了一些支持,所以,今天我特别高兴

2004-08-10 07:39:43 青润

就是讲述人件的一些实例和一些扩展方面的内容。包括团队组建、技术管理、环境配置等等,主要是讲述以人为本的软件开发到底如合作。

2004-08-10 07:56:27 青润

代码库主要是构建企业代码基础库,降低企业的重复劳动,提高代码的通用性和共用性。这在两年前我到四川院的时候提出过做法和具体的操作措施,技术人员很支持,不过,因为工程的问题,就没能做起来。

2004-08-10 07:57:48 青润

代码库主要是对代码的分类管理,要求每一个维护的技术人员撰写维护文档和代码功能说明书,企业内给以相应的支持和奖励。在积累的时候,通过配置管理软件来支持,或者自行开发一个简单的检索管理工具都是可行的。

2004-08-10 07:59:05 青润

文档库,我想修改为文档资料库,存储企业开发过程文档、文档模版和相关资料(包括竞争对手资料和合作伙伴资料),然后也通过类似的工具进行管理,实现企业内的通用。

思维模式、价值观都是不可复制的,复制下来对实际的工程项目也没有必然的好处,所以……。

方法论我觉得是可以显性化的,这方面的内容就可以具体出来做完整,不过,每一个人的方法论其实都是有所差异的。所以,要做,就必须在企业内形成统一的方法论,至少是在项目组内,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项目的进行。

2004-08-10 08:14:04 Wonder

错了,最终所谓的统一方法论就是标准。但作标准并不是目的。

2004-08-10 08:15:34 青润

但是,标准是必须有的,这也就是在CMM3以上级别和其他规范化工程过程中要求的组织级的统一过程方法的问题。

2004-08-10 08:16:42 青润

是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怎么可能让大家统一的做事情呢?那样就会增加项目的混乱度,对于项目的进展是不利的。

2004-08-10 08:30:02 Wonder

比如知识库建立起来了,人们是否有意愿,如何整合到整个开发环境甚至开发工具中,比如如何建立一种自我扩充和不断改善质量的机制。====

2004-08-10 08:31:17 Wonder

类似CSDN这种东西是基于交流机制来引导的。你说的和我在研究的东西有点类似。是一种通过项目管理手段,以明确的开发目标来引导和组织的方式。

2004-08-10 08:32:33 青润

比如对于代码库,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新的类,撰写完成它的所有说明文档和使用手册后,公司给于20元的奖励,每被别人调用一次,则奖励5-10元。如果发现有人能使用公司代码库中的现成内容而没有使用,对于写得好的,不予惩罚,也不奖励,要求他用自己的方法来改写这个代码库中的内容;如果写得不如代码库中现成的代码,则惩罚20元每次。维护代码库,给代码升级一次奖励5-10元。我个人认为:虽然不高,但是积累多了,还是能够促进大家的使用和沟通交流的。”

具体内容来自: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559588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