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信息发布

清朝以前妃子侍寝规则并不是翻牌子 这可累苦了皇帝

来源:网络推荐 浏览:302次 时间:2017-09-06

说到皇帝的家庭生活,经常说是三宫六院,或者说三千粉黛,总之,皇帝是妻妾众多。一个男主,多个女配可以说是一场大戏。于是为了皇嗣,为了皇位的继承者,一套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后妃制度就逐渐确立和健全起来。可以说侍寝制度的建立解决了皇帝的选择困难症,不过,中国古代在不同的王朝,后宫的侍寝制度,是五花八门的。

进御,指为君王所御幸。嫔妃进御之事,是内廷的一件要务,如外廷皇帝需要上朝一样不可或缺。

周代嫔妃与帝王共寝讲究日辰。皇帝的房事,是以日、月、星、辰,来决定的。依照月亮阴晴圆缺来,初一到十五,宠幸的对象由地位较低的,到地位较高的;而十五到三十的后半月,则正好相反,由地位高的,逐渐安排到地位低的。

汉代的掖廷令“昼漏不尽八刻,白录所记推当御见者”。就是在夜晚来到之前,记上当日谁侍御寝。东汉以后这件任务由宦官负责。各个朝代,宫中都有一本备忘录,专记皇帝御幸之事,以备日后查考。如同外廷大臣恪尽职守一样,负责此职的宦官也是一丝不苟。不过汉代后宫妃嫔众多,在管理上增加了难度,于是发明了前所未有的防止淫乱的“守宫”。

西晋武帝的后宫生活是和羊车联系在一起的,称为“羊车望幸”。由于宫嫔数量太多,晋武帝最初也头痛于到何处过夜。后来,发明了羊车,用羊车载着他在后宫的小路上漫游,羊停到谁的门前,就由谁来侍寝。于是宫嫔们都盼望皇帝的羊车在自己的门前停下。

唐朝侍寝制度与周代大同小异。后宫的陪侍御寝顺序按照月圆月缺来制定,体现出了人人平等的思想,但同时又兼顾尊卑有序:后妃进御,十五日轮一遍,从最低位的妃子开始,与月亮的规律相配,而十六到月底前则反过来由地位高的轮到低的。但这种制度可苦了皇帝,因为这个制度中皇后及三夫人有优先权,九嫔以下则“九九而御”,即每九个人共同承恩一夜。而皇帝白天忙政务,晚上忙御妇,身体总会吃不消。据说,有的皇帝有的时候还要装病躲过那几天。

后来到了风流皇帝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后宫女子多至四万,不知道怎样安排她们为他服务。后来,玄宗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天将一群宫嫔集中在一起,让她们投骰子,投中者中最优胜者,当夜侍寝。除此之外,唐朝期间还有一些奇葩的方式决定今晚谁来侍寝,比如花鸟使、随蝶施爱、风流箭等。

明代,宦官负责记录皇帝每晚寝宿所在及所幸宫嫔名字。女官,负责记录哪位后妃宫女被幸于皇帝的寝所。双重记录,宦官与女官,各根据皇帝、后妃宫女的形迹,分别记录。

到了清朝的时候,将此侍寝之事交给敬事房打理,于是便产生了清代皇帝自有的一套制度:翻牌子。每日晚膳时,用翻牌子来决定哪一个妃子当晚侍寝,然后再由专门管理的太监负责把将要求承幸的妃子用背扛到皇帝的寝所来。也许这种侍寝制度才更人性化,清朝皇帝也普遍更长寿。

古代后宫中的妃嫔,堪称一支庞大的“粉黛”队伍,今夜是谁侍寝?无数个后宫女子在寝静冷寞的深夜里盘算着、叹息着。宫中的侍寝制度不尽相同,不过也有一些是对女子极大的不公平,这同时也是古代封建制度的悲哀。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