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信息发布

大明王朝的明成祖朱棣到底有多牛?

来源:网络推荐 浏览:339次 时间:2017-10-28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总体来说是功大于过。


他是朱元璋庶出的一个儿子,排行老四,明朝建立后封燕王,主要是镇守中国北面边境,在长期与蒙古人的战斗中锻炼成为一个极其老练的军事家,前期或许对皇位有野心,但一直未有所表示,直至遇见了姚广孝(那时还是个和尚,法号道衍)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魂淡。这货见了我们的四皇子第一句话就是:我想给殿下送一顶白帽子。朱棣当时已是燕王,给王戴个白帽子不就是想保他做皇帝,朱棣不愧是做枭雄的潜质,一声不吭将这个不念经光想着坑人造反的和尚收入幕僚,我想从那时起,他就开始筹划造反了。

太祖驾崩后,建文帝登基,这个少年皇帝本来是一位颇有仁爱之心的仁君,奈何太祖皇帝托孤的这些个大臣都是帮书呆子,上来就给他支招要削藩,这你让本就想带白帽子的朱棣情何以堪?不得已就反了,造反过程不表,最后拿下了南京,该杀的杀,该赏的赏,逼得建文帝落了个下落不明,就此当了皇帝。


燕王朱棣的政绩在政治,军事上都有表现。

在政治上,他迁都北京,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传统;组建延续500年的政治机构内阁;编修永乐大典;使郑和下西洋;给他的儿子朱高炽选了“三杨”,这三位政治生命极其长久,竟延续了四届领导班子。

在军事上,他率先使用了联合战法,简单说就是先用火枪轰,再上骑兵冲击,最后上步兵收割,这看似简单的战法是世界首创;两次御驾亲征,给北部边境换来了短期的和平,第一次几乎灭了鞑靼,第二次让瓦剌20年没抬起头来。


至于性格,他确实是一个典型的枭雄,在建文帝时期,他为了为造反争取时间,隐忍装疯,城府之深令人咋舌;造反后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既然已经是反贼,还打着“清君侧”的旗号,美其名曰靖难,攻破南京之日给足了建文帝时间让他自刎(结果这货一把火把皇宫给烧了,落了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切进城之前先去给老爹上了个坟,装逼的逼格之高,人所罕至;当了皇帝后,只因方孝孺不服,一怒之下诛其十族,创下我国历上为一次“灭十族”的壮举,反观投降他的解缙、杨荣,一个成了永乐大典的总纂官,一个成了内阁首辅,桃李满天下(当然后来解缙这货自己作死,在此不表),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发挥到极致;由于是造反出身,怕别人说三道四,重新启用了太祖一度废除了的著名特务机关锦衣卫,并设立更生猛更臭名昭著的特务机关东厂,由此看这厮早某种程度上还是很心虚的;勤于政事,但自己并不像他老爹那样是个工作狂,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所以成立了内阁来帮他一起处理政务,看出他并不是一个丝毫不肯放权的人;秉承他老子“要么不做,要做就把事做绝的原则”将他造反时给他帮了大忙的好基友、好兄弟宁王给弄到江西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继续当光杆司令,为正德年间的宁王叛乱埋下隐患;远征交趾(今越南),征鞑靼,征瓦剌,都是以直报怨,招惹我我就一板砖拍死你丫挺的的霸气态度。


朱棣不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而且还是一位知道节俭的仁君。朱棣他在推翻了昏君朱允文当上皇帝后立刻下令皇帝的‘’吃穿用度‘’先朝(洪武朝)没有的就不能增加,缺少的就令礼部添加都按朱元璋的规矩来,朱棣完全继承了朱元璋节俭的优良品德。

明成祖是明朝历史上颇有作为的皇帝。他以武力夺得帝位,即位后稳固自己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大力推行削藩措施,改变了明初藩王威胁中央尾大不掉的势头,从而强化了明王朝的统治基础,有利于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明成祖继承了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基业,并且积极开拓,他继续执行明太祖以来的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开荒屯田,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使得社会日益安定,经济快速发展。明成祖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最为著名的是郑和下西洋,当时的海外诸国都来朝拜明朝,在这期间来朝的国王几次来华访问,受到明成祖的亲切接见,明成祖礼遇万邦,善待海外诸国,使得对外交流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由于明成祖的内外经营,永乐时期的明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明王朝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跻身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头号强国。

蔡石山在其著作《永乐大帝:一个中国帝王的精神肖像》的开篇评价明成祖“明朝的永乐皇帝,驾崩于1424年8月12日,自从1402年7月17日登极以来——近乎八千零六十二天的在位期间——而且所有的证据也显示,他从未浪费过一天”。在书末,他再次评价明成祖“毋庸置疑,永乐有过多的自我,而且拥有很多的美德:他是自信、直率的,能够甄别和牢记有很强能力之人的贡献,而且保护依靠他的那些人,尤其是他的家人。不过,他也有黑暗面,特征就是不必要又未经思考的侵犯性,而这类侵犯性经常产生了暴虐和消耗”。


因成祖靠靖难称帝,得位不正,重视正朔嫡长制度的儒生大都视其为逆贼,故大量诋毁贬低;后世有人为成祖翻案,论其功绩:“雄武之略超越唐宗、远见卓识冠盖汉武;五逐漠北、三犁虏廷;东向经略东北之北,西向设立哈密之卫;吞并安南、四夷望风归顺;六下西洋,万国齐朝圣主;疏通运河、永乐大典!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认为其贤能不在其父朱元璋与后世康熙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