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信息发布

清史探秘:面对唾手可得的皇位,他为何拱手让人?

来源:网络推荐 浏览:312次 时间:2017-11-17

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在清太宗皇太极去世六天后的黎明时分,位于盛京的皇宫内外,一片肃杀之气。

此时,隶属于镶黄旗和正黄旗的士兵们,正剑拔弩张地环立在皇宫崇政殿外,随时准备任何突发事故。

而崇政殿内,当时清王朝权力核心的文武大臣、诸王,集聚在一起,商议未来新皇帝的人选——皇太极死的太过突然,连继位人都没有来得及指定。

当时,大臣心中新皇帝的人选有三个——分别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第九子福临和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多尔衮。

然而,由于豪格和多尔衮都手握重兵,而且双方谁都不服谁,故而很多皇族外的大臣,都默认选择皇九子福临来继位为新皇帝,以免引发内讧。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四朝元老——索尼。

但是,由于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军权,说话也就不算数。

所以,会议还没有开始,索尼等人就已经被赶出了崇政殿,取消了发言资格。

此时,多尔衮的小团队围在一起,召开了自己内部的一次小会议。

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实力要大于肃亲王豪格,自己的候选人成为新皇帝的机率要大得多。

于是,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带头提议推选睿亲王多尔衮即位,担任清王朝的新皇帝。

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之所以推选睿亲王多尔衮为帝,不仅仅是因为多尔衮是自己一奶同胞的亲兄弟,更是为了替当年被皇太极害死的母亲——阿巴亥报仇(夺了仇人的江山)。

但是,对于两兄弟的提议,睿亲王多尔衮却并不赞同。

因为他深知这其中的危险——一旦自己成为新皇帝,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不仅很多大臣不服自己(索尼等人就是例子),而且甚至还会逼返肃亲王豪格等人。

万一到时候引发整个朝廷的动乱,不仅自己的皇位坐不稳,还极有可能会葬送掉前面两位君王辛苦创立下的功业。

而这,是多尔衮所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他深知打江山的不易。

所以,最终多尔衮选择了退出。

见多尔衮退出,豫亲王多铎提出让自己来担任这个新皇帝(肥水不流外人田,说的应该就是这种人)。

但是,这个提议同样被多尔衮否定了,因为多铎上台,同样会有引发内乱的可能。

既然立自家兄弟不行,那就立礼亲王代善吧,毕竟他是当今皇太极儿子之中年龄最大的,别人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对于豫亲王多铎这个提议,还没等别人说话,礼亲王代善自己就先发言了。

代善表示,自己虽然立有不少功勋,还曾担任过“四大贝勒”中的大贝勒。但自己现在毕竟是年龄大了,无法再承担这份压力——代善当时六十一岁,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均寿命还不到六十岁。

代善不仅自己不想当皇帝,在顺治帝即位后,还主动检举、揭发了密谋推选多尔衮为帝的自己的一个儿子、一个孙子。

并且,最终把他们送上了断头台。

代善此举,对反对顺治帝的其他党羽,产生了很强悍的震慑力。

代善之所以没有当皇帝的心,主要有三个最主要的原因:

第一,自己已经六十一岁了,实在是没有精力掌控整个大局。虽说自己之前功勋卓著,但毕竟现在年龄大了,不一定控制的住多尔衮和豪格。

第二,担心朝廷因为自己而引发内乱。在代善看来,自己上台,豪格和多尔衮的势力,也难免会在私下里发生争斗,国家内乱也不是自己想看到的。

第三,皇太极当年对待自己如亲兄弟,这份情谊不能忘记。皇太极建立清王朝后,当即册封代善为礼亲王。

皇太极崇德四年十一月,代善跟随皇太极一起去叶赫打猎。

在射猎一头獐的时候,代善不小心从马背上跌落了下来,而且还扭伤了脚。

闻讯赶来的皇太极,不顾自己的皇帝身份,亲自俯身为代善包扎(上下马为裹创,酌金卮劳之)。

然后,又让代善坐在自己的车轿之中,跟随自己一起回去。

为了不让车轿的颠簸弄疼了代善,皇太极特意叮嘱下去,让车轿每日只行十几里。

就这样,皇太极一路伴随着代善回到当时的都城盛京(命乘舆缓行,日十馀里,护以归)。

这份兄弟间的真情,让代善无论如何也难以忘记。

所以,他不仅不主动担任这个皇帝,而且就是别人送上门来,也一口谢绝了。

顺治五年,代善在北京去世,享年六十六岁(五年十月,薨,年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