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信息发布

买下大半个中国互联网的腾讯和阿里,IPO之战已经打响

来源:网络推荐 浏览:173次 时间:2017-11-25

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搜狗、易鑫接连上市,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腾讯。据媒体统计,这4家公司IPO至少能为腾讯带来441亿元的投资回报,远超去年净利润。除此之外,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也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IPO,而且美团、滴滴、B站等投资系公司,同样被爆出上市的新闻。

总之一句话,腾讯妥妥地赚翻了。相比之下,阿里系最近上市的公司不免波折丛生,百世融资规模缩减一半,丽人丽妆冲击A股时,被曝出前员工盗卖千万条客户信息的不利消息,而流量来自支付宝的趣店则大起大落、深陷舆论漩涡。

当然,和明年准备IPO的阿里系企业对比,这些还只是少数,不过值得考虑的一点是,明年阿里系真的能如愿以偿地收割投资回报吗?

今年的 IPO,阿里败给腾讯吗?

6个月前,腾讯的市值才刚刚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而在近两日,连续三个交易日的大涨,直接推动腾讯越过阿里,成为估值首度超过5000亿美元的科技公司。短短时间内的跳跃,可以说和阅文集团、搜狗等新晋上市公司有着莫大的关联,仅从这点看,这场由IPO拉动的市值之战,腾讯无疑占据了上风。

上市难关虽过,但上市后的市场表现同样牵连着投资人的利益,甚至是从侧面反映出腾讯或阿里投资前景的不同,当然仅仅是短期内的。

首先看腾讯系,阅文集团在港上市,盘中最高达到110港元,较发行价55港元上涨100%,总市值超900亿港元,此后一路高涨,截至11月15日收盘,阅文股价为100港元,市值906.42亿港元。同样腾讯为最大股东的东南亚游戏与电子商务公司Sea,也于美股上市,首日涨8.4%、市值达5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2亿元。

搜狗和易鑫有些不尽如人意,前者首日上市较发行价上涨3.85%,市值达52.9亿美元,一星期之后,一度跌至12.50美元,随后几天虽有小幅涨动,可整体股价走势却是相对低迷。而后者开盘定价10港元,开市即暴涨31.17%,市值超过600亿港元,但如今股价已经低至7.87港元,以此计算的市值为493.9亿港元。

如果说腾讯系还算是喜忧参半的话,阿里系近期上市或冲击IPO的公司基本上坎坷不断。比如重点扶植的淘品牌上市,三只松鼠于今年3月递交首次公开发行招股书,10月份审核状态突然变为中止审查,御泥坊所属御家汇暂未获得证监会反馈,还有丽人丽妆,原本该顺风顺水,可是接连被爆出信息泄露和涉诉事项隐而不发。

再以百世为例,上市时缩减一半的融资额度,虽然使得上市后的一段时间内股价上涨,但第三季度财报即使好于预期,开盘后形势依然急转直下,截至16日22点37分,百世物流跌幅为8.76%,报10.84美元。

从以上公开的信息来看,今年两大巨头的IPO之战,较阿里而言,腾讯系公司的上市情况和发展状态相对良好。不过这显然只是处在相互交锋的试探期,重头戏很可能在明年。一方面,从创业公司上市的情况来看,自2000 年来已经产生了五次创投高峰,每三年左右一次几乎成了规律。照此来算,2014年高峰和前两年的低谷期之后,根据业内人士预测,2018年我国创投活动将达到新的高度。

另一方面,一直处于观望时期的菜鸟、美团以及滴滴,据悉都启动了上市程序,这些公司给阿里和腾讯带来的商业刺激明显与众不同。

里的大与强势,是阿里系上市公司的根本痛点

据目前的新闻报道和业内消息,2018年极有可能是阿里系公司扎堆上市的一年,从淘品牌到旗下金融产品,再到投资入股的文娱、教育、智能设备等领域的公司,几乎每个行业都有公司想要逮准时机成功上市,而阿里自然是乐见其成。

不过现实情况其实还有诸多阻碍,一方面来自上市资格的限制,另一方面,无法忽视的一点是,阿里系公司的营收痛点并不能通过上市得以解决,这将制约它们上市后的发展前景。而与之相比,腾讯系就没有这层顾虑,这背后是两者投资风格和目的的根本性不同。

简单的将阿里系公司做个分类,我们可以从局部看到它们面临的境况。一则是阿里自家业务的上市项目,其中包括合一集团、菜鸟、阿里体育。而据传明年可能启动上市计划的蚂蚁金服,近来被马云否认,也就是说这一重头戏基本上是不可能加入上市大军了。

这导致与腾讯的IPO较量上少了最重要的一枚棋子,因为腾讯音乐、腾讯视频、腾讯影业等可能明年上市的项目,相比阿里系公司只强不差。而且伴随爱奇艺启动上市,这场可能上演的三大视频平台角逐之战应该是明年最精彩的大戏。

二则,淘品牌的上市之路不仅状况频出,更关键的是所谓的阿里依赖症将严重影响其后的良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天猫平台目前已经有逾50家企业在内部启动IPO计划,也就是说明年若是成功,将很有可能掀起新一轮的上市潮。但是从今年的上市波折来看,淘品牌的上市规划并不如想象的简单。

据证监会官网披露,11月7日的IPO发审会共有6家企业,仅1家公司“过关”,5家企业均被否,过会率仅为16.67%,再创新低,与此同时,A股IPO成功率也直线下降。监管环境的不利还只是其一,从目前这些品牌的营收状况来看,净利率低、平台运营费用越来越高、线下市场突破难等问题尾大不掉,即使成功上市,也无法摆脱阿里流量的喂养。

除此之外,阿里投资或入股的各行业公司,比如饿了么、芒果TV甚至是魅族等等,都被传有上市计划,可它们和淘品牌依赖阿里的状况没什么不同。因为阿里一定程度上早已将其纳入体系内部,这就决定了在获得阿里支持的同时,必然要承担起供养阿里的责任,从宏观视角下,就是补足阿里帝国的商业模式。

或许这就是阿里系公司即使上市也很难摆脱阿里阴影的原因,毕竟站在阿里阵营,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被融入阿里的体系,以其控制欲来讲,基本上没有独立运营的机会。

阿里内部消化,腾讯纵合,哪种投更高明?

无论是先天跟随阿里发展的淘品牌,还是后来归入阿里旗下的公司,说到底都有阿里依赖症,只不过是严重与否的区分罢了。试想一下,饿了么如果现在失去了阿里的扶植,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被美团吞食市场份额,所以它不得不依赖阿里的流量、资金支持。

而与之相反,美团若是离开了腾讯,以其市场地位和体量来看,完全不足以触动根基,饿了么基本上也很难动摇市场格局。这其中固然是各自实力的差别,不过也确实折射出阿里和腾讯对待投资主体的不同,前者更习惯将其内部消化、驱除独立“人格”,而腾讯擅长多方投资、构建相互对等的联合体。

直观来看,腾讯的投资风格更有利于形成共赢的状态,依靠投资关系建立的生态也趋向良性、健康。而阿里的一贯作风,近几年来则开始招致怀疑,从并入阿里后不断辞职的原公司元老,到成为阿里一员之后不甚理想的发展状态,背后似乎都直指马云帝国的强势。

比如最近因俞永福离职引起的风波,导致阿里大文娱一直处在风口浪尖,最多的质疑就是,由不断并购、投资或入股强行拼凑的文娱板块,究竟如何打通体系、自成一脉,这可能也是对阿里投资风格的一次质疑。

当然,通过投资把其他公司纳入阿里系统、打乱然后重组,也并不是没有好处,起码反映在阿里层面上,这种一体化的强势管理,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利益博弈,于阿里来讲是百利而无一害。而且在攻击对手时,阿里及阿里系公司的反应速度和协调运作,一定比腾讯的联合体更为顺畅,这正是阿里希望看到的。

其实,腾讯和阿里的投资风格无所谓优劣,这都是由公司本身的特性所决定。

笼统来讲,腾讯投资之所以会遍布各行各业,而且次数频繁,目的在于要尽可能地避免与产品更迭的潮流脱节。腾讯历经数十载成为互联网巨头,根本上是依靠产品,它擅长于此,也深知产品更新换代的过程,很可能代替或淘汰一大批现在看起来很风光的产品。因而腾讯投资需要随时跟进最前沿的技术,这也意味着它不可能将投资对象都收入囊中。

而阿里立足的根本在于模式,一个由电商衍生出的商业帝国,基本上所有的投资主体都是为了补足和扩大这一模式的实力。而商业模式比之产品,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所以阿里并不担心产品更迭,它完全可以按照公司发展的步伐,将这些已经成型的产品纳入模式之中,自然也就不会顾及这些公司需不需要独立性。

阿里和腾讯的IPO之战,或将伴随着可能到来的上市高潮,再次掀起血雨腥风,孰强孰弱最终还是要看市场表现。

歪道道,独立撰稿人,互联网与科技圈深度观察者。同名微信公众号:歪道道(wddtalk)。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