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看历史故事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这个故事在唐朝不是已经发生过了吗?怎么在明朝又出现了?难道真的有穿越?
当然,穿越是不存在的,同样的故事之所以能重复发生,只是因为人性是不变的。人性不变,历史就不变。
这也涉及到李世民那句著名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是如此的有名,一千多年来,把历史当成镜子就成了所有人的共识,没有人再想去重新定义它。
其实,“历史”这个词并没有特殊的意义,昨天的事到了今天成了历史,今天的事到了明天也成了历史,谁也没有规定昨天的故事就不能发生在今天,也不能发生在明天。
比如历史客栈曾写过一篇《来来来,给你讲个故事》,就介绍了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春秋,一个发生在战国,如果按照“以史为镜”的观点,这样的故事发生一次就够了,没必要到了战国再发生一次。
之所以同样的故事一再发生,说到底还是一个人性的问题,只要人性还在,故事不管多么荒诞,都有它发生的必要。每个人都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做该做的事,所以,“借古讽今”这个词我一直不明白它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今”如果真想改变,实在没必要拿“古”来说事儿。
笔者做编辑多年,可能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把几件相似的或相反的事放到一起来观察。如果我们只看一件事,也许不会有太多的感触,但当把一件跟它相似或相反的事放在一起,一下子就能看出它们更有意义的东西了。
比如《贾岛的两次撞车》,关于贾岛的撞车事件,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不管是被撞的贾岛,还是撞的韩愈,都表现得非常温馨,非常正能量,因此也被人们千古流传。但实际上,真实的版本并没有这么正能量,而是让人很心酸,贾岛不但没有得到韩愈的点拨,反而被抓进了大牢。
但是,真实的版本为什么没有得到流传?这就牵涉到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了:我们的历史是由谁创造出来的?
你可以说是帝王将相,也可以说是劳动大众,但有一个事实你不能忽略,那就是:所有的历史都是由文人记录下来的,所有的文学作品、市井话本、民间故事,也都是由文人有选择地加工过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几乎所有的文字资料,都不可避免地站在了文人的立场上。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历史其实是由文人创造出来的。
回到贾岛的这个故事,人们之所以选择第一个版本而忽略第二个,其实正是表达了文人的愿望。类似的典型例子还有三顾茅庐,虽然知道它是假的,但我们仍然愿意去相信它,流传它,因为它表达的是文人被尊重、被重视、被重用的愿望。
所以,贾岛的第一个故事版本能一直流传下来也就不难理解了,不光是文人在推崇,老百姓们也都很认可,因为它让人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温暖。至于故事的真和假,倒没那么重要了。
还比如《第三条路》,张巡的“吃人”事件一千多年来争议不断,无数人都在讨论张巡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挺张派强调他的无奈与悲壮,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只能弃卒保帅,这也是我们从小就接受的主流教育;而倒张派则以孟子的“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为理论纲领,突出他的无道与残忍。
倒张派从人性的角度来批判这种吃人的行为,自然很能引起众多老百姓的共鸣,但是他们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他们只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发出感慨,却无法回答在那种情况下张巡到底“应该”怎么做。
不能不说,这是中国人的一个思维盲点。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而且是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投降?历史上很多人都这样做过,后果是成为世人唾弃的汉奸;坚持?历史上也有不少人这样做过,后果是遭受世人的非议。
这时候,用中国人的例子来对比就没意义了,我们可以看一个美国人的类似的例子,两个故事一比较,这个中国人的思维盲点就豁然解开了。
现在有个网络节目非常火,叫《奇葩说》,我每期都看了不止一遍,这个节目之所以火,就是因为它提供了更多元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让你在一个别人设定好的思维模式里转来转去也转不出来。
说了这么多,其实下面才是重点——
上面提到的这些文章和观点,都出自历史客栈刚出版的一本新书:《历史不是镜子》,《历史不是镜子》,《历史不是镜子》(重要的知识点说三遍),这也是历史客栈十年来创作的精选集,有兴趣的可以买本看看,马云爸爸的淘 宝就能搜到。
当然,不喜欢看的咱也不强求,能看完这篇文章就很感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