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哲学始于对世界的惊奇
主题:年轻人的爱智之旅,从惊奇开始——我们为何需要哲学教育?
时间:2022年3月5日星期六下午
地点:上海静安区华山路620号上戏艺术书店
嘉宾: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蔡文菁 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高松 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从惊奇开始:青少年哲学第一课》是八位哲学专业学者一起写的一本书,其中刘擎、蔡文菁、高松三位作者近日齐聚一堂,一起来探讨国内外的哲学教育、他们在教育实践中的感受和思考,以及哲学对于中国学生和当代中国人的意义。
哲学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
张松:《从惊奇开始:青少年哲学第一课》是八位哲学专业学者一起写的一本书,里面有一个副标题特别好——“哲学始于对世界的惊奇”。它涉及的都是非常根本的哲学思考问题,虽说是给青少年的一本读物,但我觉得也非常适合成年人阅读。
今天这里是相对轻松一点的沙龙聊天方式。“理想国”准备了一些问题,因为三位嘉宾都是大学教授,希望结合老师们自身在国内外的教育和教学经验,谈谈国内外哲学教育的区别、青少年为什么要学哲学。
刘擎:没有说小孩子一定要学哲学。大家不要把哲学想成一种书本知识,说你开始读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黑格尔、康德,这样才叫学哲学。不是的。哲学是爱智慧的意思,所以哲学更重要的,无论对于小孩子,还是非专业人士,是一种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能够更清澈地来辨析复杂的问题,保持开放的心理。因为没有人能够把握所有的绝对的智慧,但有些问题是可以相对澄清的。
我觉得最根本的哲学气质是说,我们不是淹没在生活世界的潮水和洪流中跟着走。我们也做不到永远跟着走,因为你跟谁走?于是它会要求你对世界、对自身、对自身的处境有一种所谓问题化,甚至有的时候是陌生化的距离,那个批判性思考的距离,来重新看待它。这就是哲学的气质和能力。如果你发挥发展自己这种能力的时候,你会发现可能需要一些哲学的知识,也就是说在原则上每个人都可以接近哲学,接近哲学的气质、意识和能力,而且我不相信有人能够完全没有任何这样的哲学气质来真正地展开生活。
那它好不好?有人说学哲学以后,本来不想就挺好了,弄那么复杂之后,想也想不明白,而且告诉你大部分事情都解决不了。解决的都分出去,归到各种各样科学中,自然科学到社会学、心理学。剩下的可能就是那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人的意识到底是什么,有没有意识,意识是物理性的还是纯粹的、不一样的。
但是无论如何,第一,我们在现实世界当中,要真正地展开生活是离不开哲学的敏感性、哲学的气质。另外一面,哲学家密尔说人是有高级快乐、低级快乐的,他也说“宁可做一个痛苦的苏格拉底,也不要做一个快乐的小猪”。我不相信人能像快乐的小猪那样生活,但他背后有一个意思是说,你要过一种生活,是一个更充分意义上的精神的存在、道德的存在,那你就不得不是哲学性的。
蔡文菁:这本书的缘起,是当时季风书店要做这样一个讲座系列,刘老师讲最开始的一堂,后面我找了高松还有其他一些朋友,一起来讲后面几章。当时我们都非常开心,尤其对于我来说。我刚刚进入到大学里面工作,面对的是一群大学生,我自己在讲大学课程的时候都有一点点困难,因为要把自己在纸笔上写的东西讲出来,能够让大学生去了解,而且他们可能之前对于哲学都没有什么概念。要面对高中生,他们年龄更小,他们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哲学,所以是更大的挑战。在准备的过程中,包括讲的过程中,我都有很深的感触。
哲学意味着最根本的发问,会带来创新的力量
蔡文菁:我非常认同刚才刘老师讲的,哲学教育如果在非常狭窄的意义上去谈,只把它作为一个思想传统、作为一个学科,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接受的。但是在一种宽泛的意义上,哲学教育可能就等同于教育本身。我的女儿现在读小学,小学会引入中国哲学的一些教育,儒家的传统、道家的传统,会给他们讲一点这些,其实这也是一种哲学教育。那是因为哲学本身就属于我们思想的传统,是不可分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讲到法国人,他们应该是在高中最后一年学哲学,考试还要考哲学,我们觉得好像特别了不得。其实讲讲笛卡尔,讲讲斯宾诺莎,这都是法国这个国家文明的传统。我们也是有中国哲学的传统。
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如果并不仅仅告诉小朋友要去背课文,用单一的方式去理解文本,而是通过提问、启发、联想,推动孩子们在文本当中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反思、去提问,这也是一种哲学教育。这个层面上的哲学教育对今天中国的学生而言更重要。我自己小的时候也是特别在乎标准答案,什么东西都觉得只有一种答案是正确的,其实肯定不是这样。我们希望小朋友们能够提出新的看法,能够意识到有很多很多种可能性——在个人层面上,他们意识到自己会有很多的可能性;在社会的层面上,他们能意识到可以去推翻已有的一些想法,然后去创造、创新,这也是很重要的。
高松: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当然是很专业,学起来很头疼的。你要研究那么多文本,去看那么多的书,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这样做。但是我相信哲学问题,至少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说,我在没有接触、不知道哲学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它已经跟我发生联系了。我的孩子比蔡老师的孩子还小一岁,我发现他有很多哲学想法,他会问世界上第一个人怎么来的,他会抬杠。我经常弄个视频跟他聊哲学问题,能跟他聊得起来,真的可以。孩子天生对一些东西好奇,而我们每日重复活在我们习惯性的思维当中,很难对某些东西感到有问题,提不出问题来,我们失去了惊奇的能力。但是孩子可以惊奇,这种能力是植根于我们当中,我们不能彻底失去的,我们只是会忘掉。
我在同济大学给学生们上《西方哲学史》这门课的时候,因为同济大学是理工科大学,我说:“我给你们讲这些哲学史,并不是让你们记住这些哲学家讲了什么。我的想法是培养起一种精神,就是对现有的观念体系、你所接触的东西,产生质疑。”因为哲学就是在质疑,亚里士多德质疑柏拉图,后面的人质疑亚里士多德,一步步质疑下去,哲学史就是后面的人砍掉前面人头颅的历史。所以哲学很难进入,它不像科学,科学可以进入,因为它是地基打好往上盖;哲学不是,哲学是看到地基以后跟你抬杠,他问你“这个地基盖的牢不牢?我要拆了重建”,它是往下走的。所以大家会觉得哲学没有进步,可能在这个意义上不像科学那样进步,但它恰恰是最根本的发问。如果我们有这种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哪怕你不是做哲学的,你也有一种跳出框架的能力,我觉得这个会带来创新的力量。
哲学就是抵抗愚蠢的,让人更自信也更谦逊
张松:我们现在学校的教育,小学、初中、高中没有哲学课,到了大学会有一点。我印象特别深,那几年大学招生咨询,经济学、管理学挤得不得了,而哲学学院摆的摊位冷冷清清。好不容易有家长问“哲学学了有什么用?”他们说哲学学了一点用没有,但是又好像什么用都有。我们怎么引导孩子走上哲学道路?
刘擎:我们不用引导,不一定让他走上专业的哲学道路。你就是让他阅读、倾听、表达、对话,最后给他自己选择。哲学作为一种气质,一种敏感性,比哲学专业更为重要。当然哲学专业也挺好,其实要求蛮高的。大家如果读韦伯《学术作为职业》,他讲学术工作就是这样,它要求你的专注、时间长度,那种孤独探索和忍耐。可能所有专业做到深了都是如此,但哲学至少是如此。
所以做哲学家和有哲学气质是两回事。有一件鼓舞人心的事情,我看过好多调查,在西方文科生里面,学哲学专业或者辅修哲学的,他们的收入比学其它专业的要高。一个有好的哲学品质思维的人,更容易在交谈中把问题澄清,更容易想到哪些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它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这些人肯定在生活当中是明白人,一般来说在工作当中、在团队当中会有更好的表达和表现。
做人和谋事不能完全分开,但在分析的立场上可以分开。首先,学一样东西是给你赋能的。从比较有效益的角度来考虑,就是它有什么用。这个用处,哲学是可以讲的,就是你这个人逻辑更好,更具有各种各样批判性思维、反思能力、对话能力,可以列出很多,而且哲学不是一种,而是有很多种。另外,除了谋事之外,成人这件事情更重要。它帮你塑造你的人格、气质,这是细雨润无声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具有哲学的素养、敏感性,这个人多多少少是更通达的人。而且一般来说也会变得谦虚,因为他做根本性的发问,知道这个世界好多问题是悬而未决的,会克制自己变成真理化身的冲动。那种绝对权威,“我就是知识,我就是真理,我知道一切”,太傻了。在生活当中,我看到很多蛮横的人,如果再不客气点说,愚蠢而不自知蛮横的人,愚蠢而不自知而蛮横的人,他们就是完全缺乏哲学气质的人。
一个学哲学的人,可能有时候很自信,有时候会固执,但总会有一个声音提醒他。苏格拉底说“重要的事情是让我一无所知”,这句话本身可以玩味。所以哲学塑造一个品格,让你会去倾听别人,而且你尽力要听懂。我们现在的习惯是,我听你的时候在想怎么反驳你,大多情况是这样。而这背后有一个习性,哲学是抵抗这个东西的,哲学就是抵抗愚蠢的。
当一个人具有哲学的品格思维,更大概率上他能够跟人更好地相处。这个“好”不是说客客气气,而是有分歧争论的时候,他有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方式,让大家看到本来陷入僵局时候的另外一种可能。他也不是说所有事情都躲闪、唯唯诺诺,他可以表达正义,但是对这些正义和他的观点,他会有一个限制,有一个保留。这种人,我相信在公共生活中更有感召力、吸引力,在私人生活中,更自信也更谦逊。哲学的自信是非常辩证的关系。这样的人不管在什么行业,只要跟人打交道就会很好。这是一种特别重要的一个人的品格或者精神气质,亚里士多德会说美德、神圣、勇敢、坚韧,中国哲学中会说“君子”。
在宽泛意义上有哲学智慧和精神,一定是更有趣的人
刘擎:说到底,还是不要故意去引导孩子走哲学专业,那样是反哲学的。但是启发、鼓励、激发他哲学性的思维、敏感性的精神气质,对他在所有工作当中都会有帮助。但帮助是间接的。我有点固执地相信,在宽泛意义上有哲学智慧和哲学精神,这一定是更加丰盈的生命,而且是一个有趣的人。有趣的意思是说他不那么教条,你教条地活一辈子多可怜啊——你会很明确,什么东西都有答案,谁反对答案就很气愤。这种可怜其实就是精神上的难民。我看到好多气宇轩昂的发言,我觉得都是精神的难民。人不必如此,人可以活出其它的样子来。
所以在另外一方面,哲学是一个冒险。因为哲学有另外一面非常激进的东西,它可以把你原来生活所依赖的所有框架、前提、教条都问题化,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担的事情。也就是说你作为一个纯粹的哲学生命,你蛮难在任何一个现实的社会当中安稳地立足。要有非常强大的特立独行的精神状态。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我自己也做不到,尼采这样的人大概能做到。
哲学的意思不是说你要么做像尼采这样的人,要么你做一个教条的精神难民,守护着你未经反思的那些所谓原则。这是两种极端。每个人都会在哲学当中成长,一方面我们需要一定的确定性、安定感,一方面要从自己原来的状态当中出走。人类最伟大或者最不幸的发展,就是出走——我们从自己原来生活的地方,从那个非常狭窄的地方出走。出走是一个令人向往,又具有风险的事情。
在精神上,我们曾经那么笃信某些东西,最后改变了。所以它是一个历险的过程,它有两面:一方面使你更通达丰富,更有趣,但另外一方面一定有风险。于是在哲学这个历程当中,你可能不得不去塑造养成一种品格,那就是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如果你的探险目的地有保障,根本不需要勇敢。就像旅游,有一个特别好的旅游公司,每个地点都给你安排好,你最多累一点而已。但你走到的那个点是不是你要的点?就像那种自发旅游一样,那和这个完全安排好的、完全确定的生活不一样,但是在这种生活当中人活出生命的样子。那种自由的精神是属于人的,在这个意义上人是更充分、更丰富的。
我们不在这里鼓励那种极端,永远地、不断地抛弃自己、不断地出走,我们一般人都做不到。但是生活在做选择,你在一个非常宽阔的谱系当中拥有某个位置,你会寻找那个位置。哲学鼓励你不要永远停下来,那么安逸地享受一个未经反省的固定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它鼓励你出走,这是一个诱惑,因为会犯错。但是不如此,我们不足以成为人。
一个有好的哲学气质和敏感性的人,大概率会在恋爱中有更好的表现
张松:春天整个主题都是爱情,哲学课怎么跟爱情扯上关系?年轻人学了哲学,是不是谈恋爱更顺利?或者说跟男朋友、女朋友讲话更有逻辑?学了哲学,是不是能更好地处理爱情?
刘擎:我已经在很多场合谈过这个问题,好像在《奇葩说》也是。
应该这样说,如果你是一个有好的哲学气质和敏感性的人,大概率会在恋爱中有更好的表现。可是绝对不意味着,第一,会使你成功;第二,你会容易得到你自己心目中特别喜欢的人的回应,这都不一定。但你一定会表现得比别人好。这个“好”的意思是,他是更友善的、更得体的,他在这个过程中更能够表现出人性。爱情非常麻烦的是,最可怕、最极端、最疯狂、最低劣的一面、最崇高的一面都在,所以在特别亲密关系当中最能够了解一个人。而且你从这个亲密关系当中出来的时候,你自己都有点后怕说:“我怎么可以是这样一个人?我怎么这么高尚,真的好傻啊!”
我并不是一个过往表现多么好的人,我是从那样的教训当中来增进我学习哲学的。
比如我以前比较误解哲学的是说“哲学讲道理”,我有理性,这个哲学是用来在生活中讲道理的,道理比暴力更加有优势。以前说男权主义,最低级的男权主义就是家暴,家暴确实可以造成支配性,但人家口服心不服。如果你讲道理把人家讲透讲通,人家情绪还不好,但他没法反驳你。这种支配,我认为是一种更高的男权主义。有的女性也非常会讲道理,讲得你哑口无言、无力反驳。话语的支配是我很晚才从理论上认识到的,这种自觉我很早就读到了。我自己过往情感的经历是对自己的改造,并不是我从小学了哲学很好,然后在里面很顺利,不是那样。
这些体验和出现的问题,会让我更深地去理解哲学,或者说更深地去探索哲学,到底它让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一个技巧。
关于爱情我讲过很多,现在这个传播的时代容易被断章取义,比如我讲在爱情当中得到最高的承认,他们就说“这种人生活在哪里?他生活在天上吗?爱情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爱情是很现实的柴米油盐”。我说爱情为什么值得向往,又说为什么大概率地不容易持久,因为并不是说热烈的理想状态的爱情不持久,它就没有意义了。它对你们的关系、对个人的成长非常非常有意义。
哲学最好的功用,就是自我成长
蔡文菁:我觉得哲学可能有两个层面的功用,一个是它可以告诉我们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怎么样的。比如柏拉图的思想当中——我们今天会讲“柏拉图式的爱情”,之前普遍的理解可能是一种曲解——柏拉图会认为爱情关乎于灵魂的提升。在理想的情况之下,我们应当去寻找到这样一个人,或者这样一个灵魂,它能够提升我们,不是压制我们,而是开发出我们更多的能力、更多的可能性。
在第二个层面上,学哲学或者说哲学应当能够让我们成为更加独立的人——我自己会思考,我自己会去给出理由,我自己会去辩护。这些训练或者这些习惯都会让我们成为更加独立的人。你成为更加独立的人,可能可以使得你找到更合适的爱情,或者当你碰到困难的时候,更容易说“不”更不容易被PUA。这个可能有点帮助吧。
刘擎:文菁提到柏拉图的爱情,最典型地体现在《会饮篇》里面。像柏拉图的爱的境界,我们不需要爱任何人,你在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美好,而不需要借助任何一个具象的人。这个境界是非常非常高的。最后他一个人像石头一样在那里站着,他变成自足的。但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期待依赖于别人。
哲学不是爱情的成功学,它不能保证你的爱情成功。但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说,可能正是因为有哲学气质和敏感性,它帮助我从自己的经验当中获得成长。人就是通过不断重现自己的人生——过去发生的事情并没有终结,它不断地在我们记忆里面,像电影一样,那个素材都是在的——然后在你现在的框架和意识里重写它们,最后把整个过往和自己现在的生命讲通,构成一个自我。
我觉得哲学更有助于帮助我们不断地重新塑造自我,从你的经验中,由于哲学的品格,你会学到更多。而你学到更多,同时也提升或者加深了你的哲学品质,形成生生不息的重新塑造的过程,这会帮助很多东西。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冲突、不满、愧疚、羞耻、骄傲,但你需要把这些以不自欺的方式,和自我和解,接纳自己。
这里说的不是现在人常说的某种“接纳自己”——不要责怪自己,比如我这个人特别暴躁,以前我就想改,但后来心理学家告诉我,你接纳自己。好,那我开始继续暴躁。接纳自己完全不是这个意思。跟自己和解是把所有过往自己的经历和思考凝结下来的东西,在一个新的、更大的框架里重新整合,重造自己。一方面是你来协调那些冲突的因素,另外一方面,也不能过于粉饰,你不能过于自欺——“这个都是别人的错”“这个渣男”“这个闺蜜背叛我”,有一天你可能说“也不一定,他没那么坏吧?”然后你就垮掉了,你经不起稍微严厉一点的自我质疑。
一个好的自我建构,一定是面对事实。人总是有粉饰的一面,但不能过多。过多以后,问题不是别人不相信,而是自己不相信,不相信以后就没有达到自我重构的任务,最终没有达到接纳自我。接纳自我是很高的境界,不是“已经这样了,就这样吧”。我们有些习性是蛮难改的,但不是说你就放过自己。
所以哲学最好的功用,说得好像很玄,其实很简单,就是反思、敏感性,加工你所经过的事情,这个事情本身有事实的一面、体验的一面,也有你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既在演一个电影,又在不断地剪辑,直到你满意,觉得是诚恳的,又接受了自己。当然关于自我的影片放出来的时候觉得蛮好的,有欣慰,有喜悦,那就非常好了,而哲学是最有益于这样的自我成长。
推荐资讯
- 撞死宠物狗,竟被索赔十万元?车主:不吃不喝也得挣几年
- 喝粥能养胃吗?这样喝粥,才养胃!
- 地板老是发出声音,怎么办?生活中的妙招不得不服~
- 生活中14个最容易要命的细节,害惨很多人!赶紧看丨提醒
- 海带万万不能直接用水泡,很多人做错,难怪又黑又硬不好吃!
- 老年人应如何养胃?细嚼慢咽对肠胃最有利
- 睡前坚持这样做可延年益寿 喝蜂蜜牛奶预防失眠
- 适合冬藏的食材有哪些?红薯有益心脑血管健康
- 老年人适合吃什么水果?猕猴桃有助于调节糖代谢
- 吃素也能有效补充蛋白质 西兰花高纤维零胆固醇
- 茶非人人可饮,喝对了才养生
- 秋天吃这十种宝,胜过冬虫夏草!不吃就亏大了!
- 鼻炎反复老不好?多半肺有问题!1个动作坚持做,呼吸更顺畅
- 晚餐决定寿命?避开这些雷区就能很长寿
- 这些蔬菜别生吃,这几种吃了可能还会中毒
- 生理期这几个谣言千万不要盲目相信 吃甜食能缓解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