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信息发布

国际油价变动与碳氢依赖之痛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66次 时间:2022-03-19
来源标题:国际油价变动与碳氢依赖之痛
3月15日,国际原油价格跌破100美元大关,告别过去3周如脱缰野马般暴涨的“能源危机”警讯,重新向合理价格区间回摆。尽管引发油价瞬间重返高位的俄乌冲突并未结束,但是,国际环境和市场要素不会支撑油价居高不下。当然,要彻底摆脱油价忽上忽下的反复折腾,还得向绿色能源、新能源寻找灵丹妙药,否则,世界将会长期承受各种地缘风险引发的碳氢能源依赖之痛。
据法新社报道,5月交割的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15日在每桶99.91美元价位收盘,单日跌幅为6.53%;4月交割的美国德克萨斯中油以每桶96.44美元收盘,跌幅为6.37%。这两大原油期货价格双双跌破100美元,初步稳定能源市场,也为今年世界经济企稳增加了暖意,因为油价走低会减少能源消费成本,降低通胀、增加就业和缓解城市家庭支出。
毋庸讳言,这轮油价狂飙突进,由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引爆,一口气顶穿百元天花板并一度逼近140美元,距2008年7月11日史上油价峰值的147.27美元仅有一步之遥。一方面,俄罗斯作为油气生产及出口大国,面临被美欧外部市场禁运制裁风险,另一方面,俄罗斯部分银行被美欧踢出国际银行间金融信息互换系统(SWIFT),导致部分对俄贸易受限,一并导致市场弥漫短缺恐慌。冲突如果继续扩大,俄罗斯和北约加强备战,飞机、坦克和军舰等无数“油老虎”都将鲸吞大量油气,这种恐惧心理将外溢成市场行为,使已被埋葬的“高油价时代”得以复活。
然而,3周过后,所有抵消高油价形成的因素逐步浮现,无论新增变化的人为因素,还是既定固有的自然因素,合力刺破油价虚高气泡,使能源市场得以喘息,不再惊慌失措。尽管在当前世界格局大变和力量重新组合背景下,能源市场供需前景依然阴晴不定,但油价稳定在百元内应该是个大概率现实。
首先,俄乌冲突规模和时间应当可控,基本可排除因为大规模和长期化冲突或战争而引发能源极大消耗、渠道受阻和持续短缺。俄罗斯明确表示进行的是“特殊行动”,无意占领乌克兰并颠覆其政府,且俄乌经过几轮和谈已接近达成妥协。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和北约领导人也反复强调,不会与俄正面军事冲突,不设禁飞区,甚至北约成员连军事警戒级别都没有变动。能源买家和炒家认清大势后,油价自然回落。
其次,考虑到欧洲实难马上找到可替代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商,因此,欧俄能源贸易只能继续维持,而被美欧从SWIFT系统逐出的俄罗斯银行数量有限,进而也减少了俄与其他贸易伙伴能源交易障碍的担心。尽管德国暂停审核“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给俄欧油气贸易蒙上阴影,尽管俄也警告必要时将切断“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以报复欧洲施加的制裁,但是,在一半外汇储备被冻结的当下,硬通货紧缺的俄罗斯不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市场察觉到这种利害关系,自然也会传导到能源定价。
其三,尽管美国暂停进口俄罗斯石油,但其量微乎其微。而且,为避免高油价震荡引起国内不满并冲击今年中期选举,拜登政府不仅抛售战略储备原油,还动员欧洲、日本等耗能大户、储油大户跟进,同时积极鼓动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海湾主要产油国加大生产和出口补仓。
其四,海湾产油国产能不足,且期待短期高油价多赚外汇而补偿过去几年低油价的收入亏空,因此回应消极。美国被迫加快与“宿敌”伊朗及委内瑞拉适度和解,一方面积极与伊朗收官核协议谈判,以便签署协议后解除对伊制裁,使其200多万桶日产原油投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派高级代表团访问委内瑞拉,说服马杜罗政府远离俄罗斯和伊朗向自己靠拢,换取能源禁运解除,使其每日70万至80万桶的原油重返国际贸易体系。
这些人为因素都有效干预了原油市场运行,使油价快速回落。但是,油价重返百元之内甚至还可更低,有其客观存在的自然因素和“地心引力”,主要包括全球新冠疫情起伏不定难见拐点,各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以及疫情管控从严而一并导致的能耗需求预期降低等。此外,全球大部分地区告别冬天,取暖耗油自然下降,而且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始终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市场失稳态势依然处于动态变化中,油价忽高忽低、大起大落都是正常现象,不必奇怪更不必惊慌。此前,尽管各国签署《巴黎气候协定》并努力向碳中和、碳达峰目标挺进,但总有一些大国三心二意,未必真心降低碳氢能耗。
俄乌冲突引发的一个强烈后果是,所有耗能大国都意识到传统能源的地缘脆弱性和贸易不可分割性,开始认真思考能源独立这个大问题。而真正的能源独立,最终只能依托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就地解决,如果这一天能早点到来,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