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信息发布

“互联网+医疗健康”,数字医疗护航全民健康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56次 时间:2022-09-14
来源:光明日报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卫生健康与工业科技融合创新展区吸引了不少注意力。不少观众争相领略空气消毒机、辅助疫苗生产的机械臂等医疗健康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服务。
近年来,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医疗工业也受到了深刻影响。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深度融合,推动卫生健康领域不断涌现出新模式、新业态,远程会诊、互联网医院、智慧医疗等数字医疗蓬勃发展。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国家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建成,“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向纵深发展,全国7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200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
数字医疗凭借其技术优势,有助于解决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就医费用、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疾病诊断及患者管理效率。各地通过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赋能平台或智能设备,能帮助更多的患者获取更有效的治疗服务,满足不同类型患者服务需求,从而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关键期,也是我国数字医疗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数字医疗将继续快速发展,并加快提升渗透率,加速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普及。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数字医疗发展目前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给予应有的关注。
目前,互联网医院需要有实体医疗机构作为依托,取得相关资质才可运作,且相关业务和医师执业受限,主要从事咨询、复诊等,定价较低,利益分配机制缺位,医生和医院的积极性不足,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2021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报告》显示,互联网医院真正能实现有效持续运营的不足10%,大部分处于建而不用或浅尝辄止的“僵尸状态”。
要破解此题,构建数字医疗的激励机制甚为必要。各地方若适当放开资质,鼓励实体医疗机构参办互联网医院,便可为执业医师从事网络问诊提供便利条件;同时,搭建数字医疗合作平台,还能引导各地互联网医院联手合作、取长补短,增强彼此实力。此外,构建激励机制体系,须探索互联网问诊量化考核模型,网络诊疗定价可参考线下拟定合理比例,执业医师可轮流做网络问诊,利益分配应科学合理,让医师享有职业获得感。
数字医疗技术标准高,迭代升级快,投入成本不小。在传统医疗机构普遍资金压力大的情况下,或可适当放松社会融资,允许社会资本参与互联网医院建设与运营。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各地医疗机构存在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电子病历无法共享、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不能互认等问题,造成数字医疗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这也提醒我们,将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规范和系统,明确技术标准,推动原有系统改造和更新提上日程。抓住数字化变革带来的机遇,数字健康“新基建”将为实现全民健康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作者:安巧珍,系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北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