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信息发布

95后将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消费主力军

来源:央广网 浏览:85次 时间:2022-09-25
来源:央广网
  携带着摄像头、激光雷达、传感器等各种设备的智能网联汽车,自行完成起步、提速、并线、跟车、转弯、避障、靠边停车等操作,这一幕或许将变得越来越常见。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超28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同时,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完成35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装配路侧网联设备4000余台。全国开放各级测试公路超过7000公里,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


  自从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以来,汽车产业从未像今天一样成为如此多技术变革的交汇点。面对未来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的发展趋势,汽车究竟会演变成什么样?无论是“新一代智能移动终端”还是“第三生活空间”,焕然一新的汽车又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来自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学界的声音汇集一堂,共同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把脉、寻方。


  正视进展与挑战,主管部门齐表态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激励技术创新、完善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有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透露称,不仅智能网联汽车销量节节攀升,自动驾驶技术的使用场景愈发多元,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车用操作系统、大算力计算芯片、激光雷达等关键技术也取得了明显突破。


  事实上,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飞速推进,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体的智能网联汽车已快速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出行中。


  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新注册登记的新能源汽车达到322万辆,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99万辆,与去年同比增长65%。


  与此同时,汽车智能化趋势也在明显加快,L3级以上高度自动驾驶技术逐渐在城市出租车、干线物流、末端配送等特定场景和限定区域开展应用。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自主代客泊车、干线物流以及无人配送等多场景示范应用正有序开展。


  和所有新兴事物一样,蓬勃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也对科技创新和政策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夯实科技基础是汽车产业发展之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直言,要立足智能网联发展目标和智慧交通系统基础架构,针对汽车芯片设备、材料、工艺等短板,识别关键技术,凝练科学问题,深化基础研究。


  他表示,要坚持“单车智能+网联赋能”发展路线,推动从测试验证,转向多场景示范、规模化应用,深化“车路云”协同发展,辐射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健康发展。


  张玉卓强调说,要强化智能网联基础设施保障,促进技术与市场和谐共振。此外,迈向智能交通时代,还需要突破数据孤岛、技术与治理碎片化等关隘。


  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刘钊在此次活动上表示,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通行、违法事故责任等问题,公安部积极推动《道路交通安全法》完善修订,推进《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指南(车辆智能管理)》10项技术标准申报编制,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创造良好的法规标准环境。


  事实上,随着自动驾驶等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迅速发展,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纷纷加强了政策法规创新,通过测试示范试点等方式,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战略布局。


  “智能网联汽车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推动着汽车产业形态、能源消费结构、交通出行模式和社会运行方式等发生着深刻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作为汽车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将继续坚持多措并举,在技术标准创新、测试示范试点、政策法规完善等方面协同发力,努力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政策法规与规模化发展”主题峰会上,郭守刚表态称,未来,工信部将从以下四方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一是推进标准研制和准入管理,二是优化测试示范应用环境,三是强化网联基础设施,四是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供需同发力,大变革时代藏着新机遇


  “当前,我们关注到在工业4.0时代,汽车的内涵在发生变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飞速发展,不仅会让汽车驾驶变成一种全新的体验,也会重树汽车产业的生态。”在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当天的主旨报告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钟志华提醒说,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开展系统性部署。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既需要持续探索各种技术路线,也需要有强大的工业制造、科技创新体系作为支撑。”钟志华预测称,未来,随着汽车驾驶无人化的演进,交通运输会发生重大变革,商业模式也会随之改变。


  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兼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国平介绍说,近期,交通运输部实施了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工程,在城市出行服务、公路货运、园区内运输、末端配送、港区作业和集疏运等典型场景中布置了14项试点任务,广泛调动了产学研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继今年4月北京率先发放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以来,自动驾驶“进城”速度明显加快,北京、上海、深圳、重庆等地纷纷出台政策法规,将自动驾驶“扶上马,送一程”。


  “北京作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之一,积极探索实践车路运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建设了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示范区,为技术的验证、迭代等提供加速平台。”在此次会议上,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表示,目前示范区域已经接续升级了3个版本,实现了60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道路和智慧城市的专网全覆盖,测试里程超过550万公里,为10余家企业300多辆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常态化运行提供服务。


  除了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前瞻性布局,提供政策、基础设施保障等制度优势,智能网联汽车在国内被看好的另一大原因,则是逐渐成为汽车、出行市场主流消费群体的年轻人。


  “国内95后消费者大多是互联网原住民,几乎是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一起长大的。他们会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消费主力军。”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表示,95后年轻人天然对智能化产品的接受度较高,同时由于成长环境较好,能够平视世界,不会迷信外国品牌。


  对于试图通过智能网联汽车实现品牌向上的中国车企来说,这无异于千载难逢的良机。徐长明预测称,到2030年,国内每100位汽车消费者中,约有35人是95后。


  除了集中呈现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7场主题峰会、6个特色专场、1场闭门会和1场实地调研活动,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还展出了《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对标研究白皮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2)》等7项成果。


  此外,大会同期举办了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这是今年在北京举办的首个大型国际专业车展,超过200家参展商涵盖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


  如果说这些成果是智能网联汽车过去发展的成绩单,那么面对新考题,相关企业能否用实际行动吸引年轻消费者,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将是今后社会各界观察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