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血糖,可以从“放宽心”开始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58次 时间:2022-11-15
来源标题:预防高血糖,可以从“放宽心”开始
11月14日是第十六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0年到2019年间糖尿病导致的死亡增加了3%。糖尿病发病年龄逐步提早,这可能跟年轻人面临的工作生活压力、焦虑状态或情绪波动有关。那么,情绪波动与精神压力导致血糖升高背后的病理机制是什么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获悉,该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王立平团队针对这一问题,在国际期刊《细胞通讯》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
王立平团队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发现了大脑内被压力应激激活的神经环路可以通过投射到不同的下游脑区“平行处理”焦虑样行为和血糖调节,这一发现进一步加深了对负性情绪与血糖代谢紊乱病理机制的理解,也为未来干预精神系统和代谢系统共患病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身体束缚对小鼠来说是一种难受的刺激,短暂的束缚即可引起小鼠产生负性情绪,但并不会产生器质性伤害。研究人员发现仅仅是5分钟的身体束缚就引起了小鼠焦虑样的行为,同时伴随血糖以及胰高血糖素的急性上升,说明大脑能快速响应外来刺激同时产生情绪反应,进而通过这一“环路平行处理”机制调控血糖改变。
此外,该团队综合利用光遗传调控、电生理记录、病毒示踪等神经科学前沿技术,发现了终纹床核(BNST)的谷氨酸脱羧酶(Gad2)神经元投射到下丘脑弓状核(ARC)的神经环路在这一过程中被显著激活。
“我们非常惊讶地发现大脑利用有限的神经元资源,并通过精准的分类和网络连接,协调行为和机体稳态,实现对外来压力的快速响应。大脑作为机体‘司令官’在感受外界环境挑战的同时,特定神经环路还可以迅速调控糖代谢状态,其编码的物理结构和逻辑值得更加深入地探索。”论文第一作者贾香莲博士表示。
王立平介绍:“在我们的工作中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现大脑这种‘高效’策略的存在,这次的发现说明大脑在‘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更为细致、精准的网络结构来统筹动物的情绪行为和机体内稳态维持;相信这种保守而通用的编码逻辑会为人们对机体自愈性智能的理解提供新思路。该研究也提示,机体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精神上的改变往往与外周的生理功能改变相互影响,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还原论视角,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结合‘整体观和系统论’,这种逻辑有望为全面理解大脑在机体稳态调控中的功能提供独特的研究视角。”
- 上一篇: “从0到1”的医学原始创新迎来历史机遇期
- 下一篇: “阿尔法折叠2”贡献额外25%蛋白结构
推荐资讯
- 撞死宠物狗,竟被索赔十万元?车主:不吃不喝也得挣几年
- 喝粥能养胃吗?这样喝粥,才养胃!
- 地板老是发出声音,怎么办?生活中的妙招不得不服~
- 生活中14个最容易要命的细节,害惨很多人!赶紧看丨提醒
- 海带万万不能直接用水泡,很多人做错,难怪又黑又硬不好吃!
- 老年人应如何养胃?细嚼慢咽对肠胃最有利
- 睡前坚持这样做可延年益寿 喝蜂蜜牛奶预防失眠
- 适合冬藏的食材有哪些?红薯有益心脑血管健康
- 老年人适合吃什么水果?猕猴桃有助于调节糖代谢
- 吃素也能有效补充蛋白质 西兰花高纤维零胆固醇
- 茶非人人可饮,喝对了才养生
- 秋天吃这十种宝,胜过冬虫夏草!不吃就亏大了!
- 鼻炎反复老不好?多半肺有问题!1个动作坚持做,呼吸更顺畅
- 晚餐决定寿命?避开这些雷区就能很长寿
- 这些蔬菜别生吃,这几种吃了可能还会中毒
- 生理期这几个谣言千万不要盲目相信 吃甜食能缓解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