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大额罚单释放严监管信号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布5家金融机构违法违规案件,对中国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建设银行、渣打银行(中国)及相关责任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此次监管部门对5家金融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合计开出38789.9646万元的大额罚单,凸显从严监管金融业的坚定决心。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主体,展业范围广、涉及行业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一旦越界,不但加速金融风险外溢,还将引发“骨牌效应”、恶化金融生态。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健全金融法治,化解存量风险,以零容忍的方式加大对各类违法违规乱象的治理力度。去年共有4620家银行保险机构、7561名责任人被监管部门处罚,罚没金额达28.99亿元。这表明,对于银行业务的监管必须坚持“严”字当头。只有不遗余力织密外部监管安全网,才能有效弥补银行业风险短板,守住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监管部门此次开出的罚单对银行违法违规乱象极具金融警示意义。相较于以往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频吃罚单而言,此次挨罚的多数是面向全国展业的大型银行。由此说明,金融严监管的高压态势对不同体量的银行一视同仁,只要踩了红线就难以逃脱严惩。除对机构罚款外,监管部门还对相关责任人实施罚款。这意味着,在严监管的当下,相关责任人的不当行为也会付出代价。
梳理此次大额罚单信息可见,监管部门对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诸多细分业务已实施了穿透式监管。其中,对银行支持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重大政策落实专项现场检查中发现,一些机构存在贷款资金被挪用、统计数据不真实、重大关联交易审议程序不规范等违法违规行为。另外,对一些银行开展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有效性现场检查中发现,存在服务收费质价不符、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理财业务投资运作不合规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一些金融机构违规的行为涉及银行负债、资产等业务,并不是复杂的金融衍生类业务。之所以在传统业务环节上问题频发,甚至是屡查屡犯,一方面与银行内控、贷款管理等机制落实不到位有关。疏于合规管理、内部监督“走过场”几乎是通病,这无形之中助长了金融风险的苗头。另一方面与违法成本较低有一定关联,面对金融市场高额投资收益诱惑,个别银行在业务上动手脚,违规挪用贷款资金、开展不当关联交易。此次大额罚单为某些银行敲响警钟,绝对是一记重拳,打消了个别银行继续走偏门的想法,有利于从根源上铲除滋生违法违规行为的利益链。
面对监管部门今年首次开出的大额罚单,值得整个银行业警醒,各家机构要自查自纠,改善薄弱环节,健全并落实内控制度和增强守法合规意识。金融市场参与各方对市场规则和职责权限都要心存敬畏,方能远离监管红线守住合规底线。
推荐资讯
- 撞死宠物狗,竟被索赔十万元?车主:不吃不喝也得挣几年
- 喝粥能养胃吗?这样喝粥,才养胃!
- 地板老是发出声音,怎么办?生活中的妙招不得不服~
- 生活中14个最容易要命的细节,害惨很多人!赶紧看丨提醒
- 海带万万不能直接用水泡,很多人做错,难怪又黑又硬不好吃!
- 老年人应如何养胃?细嚼慢咽对肠胃最有利
- 睡前坚持这样做可延年益寿 喝蜂蜜牛奶预防失眠
- 适合冬藏的食材有哪些?红薯有益心脑血管健康
- 老年人适合吃什么水果?猕猴桃有助于调节糖代谢
- 吃素也能有效补充蛋白质 西兰花高纤维零胆固醇
- 茶非人人可饮,喝对了才养生
- 秋天吃这十种宝,胜过冬虫夏草!不吃就亏大了!
- 鼻炎反复老不好?多半肺有问题!1个动作坚持做,呼吸更顺畅
- 晚餐决定寿命?避开这些雷区就能很长寿
- 这些蔬菜别生吃,这几种吃了可能还会中毒
- 生理期这几个谣言千万不要盲目相信 吃甜食能缓解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