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不老,夕阳正红。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知播,知播,传播知识与文化,始终是你们执着的方向。”据央视报道,3月4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集体奖花落13位“银发知播”。他们平均年龄77岁,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馆原馆长,还有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师。天文、物理、文学、美学……借助短视频与直播,他们将毕生所学授以他人,用日复一日的耐心播下知识的种子。
虽已高龄,却玩转网络;白发飘飘,却依然很潮——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每次在短视频平台做探月知识直播都有上百万人观看;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用大白话科普海洋知识;古代文学专业教授戴建业通过短视频讲授古诗词,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风格吸引了770多万粉丝;退休物理学教授吴於人和十多位博士生在短视频平台科普物理常识、演示趣味物理实验,吴教授被网友称为“科学姥姥”;退休教师王广杰每晚直播90分钟,为“网友粉丝家人们”上电工课;有着50年教龄的语文教师杨维云两年间在直播间里为数万名成年人提供零基础拼音识字课程……
没有滤镜美颜,没有叫卖求打赏,“银发知播”群体用精心的设计和精彩的讲述,汇成了短视频直播界的一股清流。“感动中国”获奖信息推文下面,网友们赞叹“这群爷爷奶奶真酷”“这才是最值得追的up主们”,字里行间不乏对“银发知播”何以令人感动的生动诠释——人们感动于职业生涯已画上句号的老人未被数字鸿沟吓退,而是主动拥抱新技术,为知识传播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感动于有这样一群人退而不休,发挥余热,为社会继续贡献价值;感动于在扎实功底和丰富阅历的加持下,“银发知播”们的课堂有着非比寻常的魅力和感染力;感动于这一群体不求利益、不问回报,一门心思将传授知识进行到底的无私与热忱。
进入晚年的“银发知播”们为何孜孜不倦地“工作在别处”,他们有着怎样的初衷,这引起很多人的思考。
这份选择源于他们对所从事领域的热爱和热情,以及对薪火相传的殷切期待。在直播中能一口气讲两个半小时的探月工程老专家欧阳自远看来,“让更多的人保持一颗热爱科学的心,才能激发科学事业的无限活力”。
这份选择源于他们对拓展知识传播广度和深度的追求,以及在与网友交流互动中收获的价值感。很多不识字的农村女性在语文教师杨维云直播间学习认字后,生活有了很大改变。科普海洋知识的汪品先教授喜欢看网友的评论,“那些话语意味着观众和科学家在产生共振,对科学家是一种鼓励”。
这份选择源于他们对人生的高标准期待,即使步入晚年,依旧不虚度、不苟且,努力实现老有所值、老有所乐。在“感动中国”名单揭晓当晚,“银发知播”中的几位老师仍在坚持上直播课。守着“一人一黑板一教棍”的杨维云表示,“只要有一个人听,都会坚持讲下去”。
读懂“银发知播”的内心,我们或许会明白,他们身上比传授知识本身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力量。经年之后,网友们或许会淡忘在直播间里学过的知识,但爷爷奶奶们的那份执着和自信、积极和热情,应该不会被时光轻易抹去。
“银发知播”成为现象级事件,与时下短视频平台一些低俗视频、带节奏的假新闻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知识类直播和短视频越来越受用户青睐,在如何活化线下资源、引进优质内容等方面,“银发知播”应该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积极启示。
其实,在直播间之外,还有不少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博物馆里的志愿讲解员、社区里的兼职工作者、地铁里的志愿服务人员等等,他们所做的事也许并不耀眼夺目,但他们的付出同样值得我们送上一份敬意和尊重。
致敬所有为人生不断发光发亮而一往无前的人们!致敬他们所创造出的有形或无形的、积极而磅礴的能量!
“银发知播”感动我们的是那旺盛的生命热情
来源:工人日报 浏览:122次 时间:2023-03-10
- 上一篇: 网红点心店不“香”了?应跟老字号多取取真经
- 下一篇: 谁在炒作“网红儿童”?岂能为流量“消遣”孩子
推荐资讯
- 撞死宠物狗,竟被索赔十万元?车主:不吃不喝也得挣几年
- 喝粥能养胃吗?这样喝粥,才养胃!
- 地板老是发出声音,怎么办?生活中的妙招不得不服~
- 生活中14个最容易要命的细节,害惨很多人!赶紧看丨提醒
- 海带万万不能直接用水泡,很多人做错,难怪又黑又硬不好吃!
- 老年人应如何养胃?细嚼慢咽对肠胃最有利
- 睡前坚持这样做可延年益寿 喝蜂蜜牛奶预防失眠
- 适合冬藏的食材有哪些?红薯有益心脑血管健康
- 老年人适合吃什么水果?猕猴桃有助于调节糖代谢
- 吃素也能有效补充蛋白质 西兰花高纤维零胆固醇
- 茶非人人可饮,喝对了才养生
- 秋天吃这十种宝,胜过冬虫夏草!不吃就亏大了!
- 鼻炎反复老不好?多半肺有问题!1个动作坚持做,呼吸更顺畅
- 晚餐决定寿命?避开这些雷区就能很长寿
- 这些蔬菜别生吃,这几种吃了可能还会中毒
- 生理期这几个谣言千万不要盲目相信 吃甜食能缓解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