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信息发布

【网贷动态】宜信违规放贷凸显P2P风控乱象 行业需以此为鉴

来源:网络搜索 浏览:565次 时间:2015-09-02

  一起记者的暗访调查,让我国网贷行业的龙头企业——宜信公司,陷入了被指责为“造假”的尴尬境地。

  8月19日,深圳法治频道法治时空栏目曝光了宜信公司深圳某营业部员工,涉嫌买卖客户资料、伪造房屋租赁合同、授意他人在客户的按揭合同上代签字、授意同事冒充房东在租赁合同上签字等违规操作,通过伪造相关文件的方式对没有达到标准的借款人发放贷款。

  8月20日,宜信公司在其官网上发出声明,确认报道中所涉及的“个别员工”违规行为“部分属实”,这些行为违反了《宜信普惠员工行为规范与违规处罚管理办法》,给予相关责任人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罚,并对该办公室进行全面整改。

  有业界人士表示,此次宜信公司被曝光违规放贷的行为,无疑给乱象丛生的P2P行业敲响了一次警钟。

  贷款包装一条龙服务

  创建于2006年的宜信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目前已经在182个城市(含香港)和62个农村地区开展业务。

  根据其官网上介绍,宜信公司是“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副会长单位,同时还是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很难想象,拥有如此众多权威身份的宜信公司,会和伪造文件、违规放贷挂上钩。然而事实上,此次宜信公司遭到曝光的违规现象,恐怕并不是个案。

  宜信公司在声明中披露,2015年以来,其先后开展了608次常规违规案件调查和14次专项违规案件调查,共查处违规人员259人。

  法治周末记者向宜信公司发出采访提纲,希望对于以上这些调查工作的详细情况进行了解,如涉及哪些违规行为、违规行为集中的业务领域、违规行为多发的地区等,但截至发稿时止,并未收到宜信公司的回复。

  网贷315首席分析师洪厚兴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贷款业务领域,通过伪造相关文件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进行造假、违规放贷并不鲜见,哪怕是在操作更加规范的银行业,这种情况也屡屡发生。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利益驱动,完成贷款发放后,业务员可以按照比例拿到相应的提成和绩效奖励。”洪厚兴说。

  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左胜高律师认为,除了提成对业务员违规放贷的“激励”外,P2P模式本身的特性,让“钱能贷出去”成为维持P2P平台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

  “P2P的模式就是通过吸纳投资人闲散资金、满足借款人的融资需求,从中赚取利差和佣金。如果一家P2P平台只吸收投资人的钱、没有把钱放贷出去的话,就无法保障业务的有效开展。”左胜高说。

  左胜高介绍,在贷款过程中对无法通过信用审核、获取贷款的借款人信用进行“造假”,现实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一位从事网贷行业的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像宜信公司此次被曝光其员工帮助客户伪造文件的情况,过于“明目张胆”;更多时候,放贷的业务员并不会自己操作这些流程,而是会告诉借款人如何去“包装”自己。

  “现在有很多公司专门从事这样的‘贷款包装一条龙服务’,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帮助需要融资的借款人通过信用审核。”该网贷行业工作人员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法治周末记者在网上以“贷款”“包装”为关键词搜索,发现了很多从事这项业务的信息,一些公司声称,“个人什么资产都没有,包装3至6个月也可以贷款50万至80万,银行正常利息,3年还本即可”;而操作的方式,多为伪造打卡工资流水、挂靠公司缴纳社保、公积金等费用。

  把投资人的钱“往火坑里推”

  将贷款违规发放给原本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审批放款的借款人,难道就不怕这些借款人没有能力偿还贷款么?

  左胜高指出,也正是由于P2P的这种模式,让一些业务员对于违规放款的行为有恃无恐。

  “P2P平台用于放贷的钱,都是其吸纳投资人的资金,没有多少是公司自己的钱,保障这些资金安全的驱动力不高,一些员工为了追求放贷拿到业绩提成,难免会忽视风险、违规操作。”左胜高说。

  而相比之下,左胜高指出,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业务,其操作流程就会规范很多,“原因在于小额贷款公司放贷的钱,都是自己的”。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根据银监会、央行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

  “按理说,由于资金来自投资人,P2P平台作为中介方把控着放贷的风险,更应当履行好其监管和风险控制的职责,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左胜高表示,“但是从现实情况看,一些P2P平台非但没有把好关、尽到应尽的审慎义务,反而帮助借款人伪造相关文件、向不符合要求的借款人发放贷款,提高了投资人的风险,把投资人的钱往火坑里推。”

  洪厚兴指出,P2P行业中风险控制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决定了其发放贷款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投资人的利益和P2P平台的健康发展;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文件都是伪造的话,说明P2P平台的风控流程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和漏洞,极大地降低了资金贷出的门槛,让所谓的安全保障措施“名存实亡”。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宜信公司发生这样的情况,与其内部的管理体制、团队人员专业能力、职业操守都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问题也不仅仅是通过一套完善的风控流程就能完全解决的。

  从宜信公司发出的声明中可以看到,对于伪造证明文件、伪造签字等情况,在《宜信普惠员工行为规范与违规处罚管理办法》中都是被明令禁止的,这证明宜信公司本身已经意识到对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进行管理。

  “然而,最终这些情况还是发生了,意味着宜信公司对员工的培训、管理并没有到位,存在疏忽之处。”左胜高说。

  洪厚兴也认为,既然宜信公司有着明确的规定,就应当好好执行、加强管理,“任何一家公司当它发展壮大、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很多环节的漏洞都会显现,但这也就要求公司在治理上多下工夫”。

  要追究违规贷款去向

  员工伪造文件、违规发放贷款一事被曝光后,宜信公司及时发表声明,并公布了处理结果。然而,对于宜信公司“给予相关责任人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罚,并对该办公室进行全面整改”,有观点认为,这种做法诚意不足。

  “既然已经发现一些贷款的发放存在造假情况,为什么不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呢?宜信公司在全国有着这么多家机构,难道这样的事情仅仅在深圳这家营业部才存在?仅仅对涉及此事的相关人员和办公室进行处分,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吗?”上述网贷行业工作人员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左胜高提议,宜信公司应当进一步去追究违规发放贷款的去向,及时进行处理,尽量减少损失、降低风险,“没放款的项目要及时停止进行;对于那些已经放出去的贷款,应当尽快回款、要求借款人增加相应的信用证明和担保措施,切实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

  他认为,宜信公司可以借此契机对全国各地机构开展检查,规范公司管理和风险防控,完善、细化相关流程和规定,落实责任,“比如放多少款需要什么级别的领导签字、需要有哪些文件、调查报告的支持,从制度层面、管理流程上确保每一笔贷款都能够以最完善的征信手段和措施,来保障最小的风险,这样才能树立品牌,提高公司信誉”。

  洪厚兴则认为,如果没有此次媒体的暗访,外界可能都不了解一家P2P行业的龙头企业居然存在着如此的乱象,投资人更是无从获悉其资金的流向和用途,长期以来P2P行业信息披露不充分、不透明的情况,对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而言,是不利的。

  “整个P2P行业的从业机构都应当以此为鉴,在操作规范流程上加强信息披露建设,让投资人了解其钱款的去向,借给了谁、借给别人干什么了。如果行业更加透明,信息披露更加充分,实际上也就整体降低了P2P行业的风险,一方面有利于投资人选择可信赖的P2P平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P2P平台通过加强管理、降低风险来吸引投资人,促进良好竞争。”洪厚兴说。

相关标签:P2P网贷理财平台 互联网金融监管 网贷 网贷理财 P2P网贷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