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rticle/0d658c0a50e8ef5098c8c01a31f4404e.jpg)
明光市政府网
明光市政府www.mingguang.gov.cn明光市原为嘉山县,汉代始置县,为盱眙、淮陵二县地,属临淮郡。
- 2014-07-04 - 收藏
南朝时,宋侨置睢陵县。北魏改睢陵为济阳,北齐改为池南县,南陈复名睢陵县,北周初改为招义县,后又改为化明县,属钟离郡。
唐朝时复名招义,属濠州,宋朝改为招信县,元朝并招信县入盱眙,明朝属凤阳府,清朝直隶泗州。
据《泗州志》记:”明光山,集主之山也,明太祖生时有光灼天,因赐名。”可知明光得名已有六百余年历史。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十一月,划盱眙南17个保、滁县北6个保、定远东6个保、来安西3个保,合并新置嘉山县,县治三界镇(老三界)。
1940年,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县政府设在自来桥镇,原上海市市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同志即为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首任县长。
1994年5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1997年成为对外开放城市。霍山县人民政府网
霍山县人民政府网 霍山县人民政府欢迎您www.ahhuoshan.gov.cn霍山县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上游,距省城合肥120公里,105国道和商景高速南北穿境,318、209省道东西贯通,曾为鄂豫皖红色区域中心。县域面积2043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人口36.6万,辖16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25个行政村、20个社区,是一个山区县、库区县和革命老区县。先后荣获国家生态县、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及最高奖“长安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金融生态示范县、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和首届安徽省文明县城、安徽省园林县城、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县等荣誉称号。
- 2014-07-04 - 收藏龙川政府网
龙川政府网www.longchuan.gov.cn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北界江西寻乌、定南,东连五华、兴宁,南接东源,西临和平。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充足。全县面积3089平方公里,辖24个镇、315个村,总人口97.09万人,有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32.7万人。
- 2014-07-04 - 收藏
龙川建县历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始置龙川县,至今有2228年的历史,是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是广东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2009年12月,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2011年4月,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为“中央苏区县”。置县之初,疆域辽阔,包括现在的龙川、五华、兴宁、河源、和平、连平等县境,以及新丰、陆丰、紫金、寻乌(属江西省)等县的部分地方。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以后,龙川县曾多次析置新县。旧县治龙川城(今佗城)是最早的龙川故城,自秦至民国,为县或州治所,素有“岭南古城“之称,见证了2000多年来龙川人文历史的嬗变,被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城。1949年6月始,县城迁至老隆镇。赤水市人民政府网
赤水市人民政府网www.gzchishui.gov.cn赤水位于东经105°36′35″、北纬28°17′02″,地处贵州遵义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素有“黔北明珠”的美誉。全市幅员面积1801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100个行政村,22个社区,总人口30万人,居住有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6个民族。城区建成区面积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余人,城镇化率达42.6%;全市森林面积206万亩,森林覆盖率76.2%,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景区富氧离子含量达32000个/cm3;耕地面积20.35万亩。 赤水历史悠久,积淀丰厚。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建置,初名仁怀县,治所在今赤水市复兴镇,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迁至留元坝(今赤水市区),曾长期隶属巴蜀,清雍正六年(1728年)随遵义划归贵州,民国三年(1914年) 改设赤水县,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东汉古岩墓群、明代古城墙等文物佐证了赤水历史的源远流长。一代伟人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谱写了中外
- 2014-07-04 - 收藏上虞市人民政府网
上虞市人民政府网www.shangyu.gov.cn上虞地处杭州湾南岸,位于杭州与宁波之间,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5公里。总人口77.94万,下辖18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整个地貌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
- 2014-07-04 - 收藏
上虞之名,得于虞舜。据《太康地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迄,因相娱乐,故曰上娱(娱通虞)。”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设县,隶属会稽郡。1992上虞撤县设市。
上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上虞”的文字记载,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浙江省建县最早的县份之一,是全球最早的青瓷发源地之一,也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女主人公祝英台的家乡。在历史上,形成了“舜会百官”、“东山雅聚”、“白马春晖”等三次名人大聚会,涌现出了被誉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的王充、“东山再起”典故的谢安、中国山水诗开创者谢灵运、国学大师马一浮、气象学家竺可桢、“茶圣”吴觉农、电影名导谢晋等著名乡贤。临泉县人民政府网
临泉县人民政府网www.linquan.gov.cn临泉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周边分别与皖豫两省9个县市区接壤,辖31个乡镇、1个省级工业园区,总面积1839平方公里,总人口230万(截止到2011年底),是全国内地第一人口大县,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人力资源开发试点县”、“全国畜产品生产百强县”、“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合作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临泉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在陈集镇马寨村发现有新石器时期的古村落遗址,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公元前1042年,这里是西周被封为沈子国,是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的封地,秦、汉、魏、晋、唐历代均在此设县,1935年正式设立临泉县。
- 2014-07-04 - 收藏壶关县人民政府网
壶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壶关人民欢迎您www.huguan.gov.cn 壶关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山东南端,东与河南省林州、辉县两市接壤,西与长治市郊区、长治县为邻,北与平顺县相连,南与晋城市陵川县毗邻,是长治市的“东大门”。因县城北有百谷山(今名老顶山),南有双龙山,两山夹峙,中间空断,山形似壶,且以壶口为关,因而得名壶关。全县总面积1013平方公里,东西长46公里,南北宽42公里,辖5镇7乡1个经济开发区,390个行政村,总人口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万人。有耕地32万亩,其中粮田28万亩,人均耕地不足1.1亩。年平均气温8.9℃,年均降雨量574.5mm,无霜期153天,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地质类型以奥陶纪石灰岩为主,是典型的干石山区,平均海拔为1252米,山地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74.5%,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 2014-07-04 - 收藏